仲点论政|医管局优化殓房收费安排的善意与隐忧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仲点论政|刘仲恒医生

香港人口老化,公立医院的死亡人数逐年上升,从2007年的约32,000人增加至2024年的超过41,000人,升幅达28%,惊人的数据反映出社会对于殓房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针对此现象,医管局最近宣布将遗体的免收费存放日数增加至28日,以优化殓房收费安排,显示对社会需求的积极应对与人性化考量。

随着公立医院殓房的使用率不断攀升,医管局此番的重要措施显然是基于对市民的深切考虑。大部分逝者的遗体在医管局殓房的存放时间中位数约为三星期,其中超过八成个案皆在28日或以内,这意味着新政策将惠及绝大多数家庭。

平衡殓房需求与民生福祉

提升免收费存放日数,不仅使家属有充足的时间处理死亡文书及殡仪事务,也能减轻因经济负担,彰显政府对于丧亲者的关怀。

这一举措同时反映了政府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试图平衡殓房需求与民生福祉间的矛盾,特别是当医管局殓房在高峰期经常超过100%使用率的情况下,这无疑是重要的一步。

仍需妥善管理和分配资源

尽管改善政策受到广泛讨论,但此举也并非全无挑战。首先,长期的遗体存放问题依然堪忧,仍有一成遗体在殓房停留超过一个月,甚至有些逾一年。这加重了医院的运营压力,也可能影响医疗资源的有效使用。

其次,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预计未来的死亡人数将持续上升,而香港的殓房资源却难以短期内有效扩建。医管局已明言新设的殓房成本高昂,且现有医疗设施空间有限。因此在提升殓房服务的同时,如何妥善管理和分配资源,将是最大的挑战。

针对现有挑战,笔者建议医管局应考虑下列持续的改革:

第一,资源的长期规划:在面对人口老化趋势下,医管局需要进一步评估殓房的需求,积极考虑建设新的殓房设施,并寻求合适的资金来源。长远来看,这将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第二,增加社会支持机制:除了提升免收费存放日数外,政府可考虑设立特殊基金,为经济困难的家庭提供额外支持,减轻他们在丧葬安排上的经济压力。

第三,推动社会关怀:医管局应同时推广相关的教育和提升意识,提高公众对生死安排的认识,鼓励家属及早处理有关事宜,从根本上缩短遗体的存放时间。

医管局此次对殓房收费安排的优化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社会需求的一项积极举措,展示了对民生问题的敏感度与关怀。然而,为了在未来有效解决殓房使用的问题,必须持续推动全面改革,从而保障市民在面对生死问题时的尊严与支持。

作者刘仲恒是放射科专科医生,香港全球专业青年倡议行动创始召集人,团结香港基金顾问。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附上作者真实姓名、自我简介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香港01保留最终编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