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选举专访|“公屋仔”招国伟出战选委界:房屋专业应占一席

撰文: 何夏怡
出版:更新:

【立法会选举专访】“四十分之一,房屋系应该要有。”选举改制后设立的40个选委界议席,被政坛新丁视为踏上政途的机会。常为房屋政策解说的公屋联会总干事招国伟,就是其中一人。屯门“公屋仔”出身的他2013年受聘联会专研房屋政策,又开设YouTube网台和群组解答市民疑难,今年他决定走进议会。

招国伟接受《香港01》专访时自言最大优势是“真接触居民”。有别地区基础才能当选的直选议席,1500人选出的选委界议席,令他看到从政机会,冀填补没有专设房屋专业议席的缺陷。若成功晋身议会,他承诺会争取放宽强积金用作供楼、推动白表居屋首付楼价降至5%、公屋“三年上楼”等。

立法会选举选委界候选人、公屋联会总干事招国伟接受《香港01》专访。(夏家朗摄)

招国伟“公屋仔”出身 参政盼改善房屋政策

“我受惠于房屋政策,其实香港好多青年人都有置业期望。”招国伟成长的主要居所,是屯门一间不足300呎的公屋,他三岁起和父母姐妹同住,毕业、投身职场后透过绿表购置居屋。

宜家政策方向系好啱,公屋供应有补充,但我希望提升(执行)质量。
招国伟

出任公屋联会总干事12年,他形容做房屋研究最大成就感是倡议获接纳,例如政府同意设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居屋增加青年群组配额及拣楼机会等,形容参选立法会是为了“行前一步”增加成效,善用自己专门接触房屋范畴的经验,改善政策执行。

例如近来简约公屋工人剪螺丝的问题,招国伟亦有关注:“MiC(“组装合成”建筑法)无安全问题,但喉管接驳孔位的设计,系咪对工人有啲难度?可唔可以先喺地盘放组件再接驳?”

首以公屋联会“牌头”选立会 看中没有房屋专业界别

招国伟报名参选当日,公屋联会前主席王坤站台助选,形容招参选是“传承联会40年的使命”。1985年成立的公屋联会,是香港早期的论政组织,但谈到以联会的“牌头”参加政治性选举,要数到2015年,才允许成员以联会名义出选区议会,今次派员出战立法会,更是创会以来首次。

“过去(房屋政策范畴)议员比较少,喺选委界可以同各个工商、劳工界别沟通,无论边个界别都有住房需要。”招国伟认为,立法会没有房屋专业界别,但选举改制后设选委界,这个议席可兼顾多个范畴,包括他最擅长的房屋政策。

选委界候选人、公屋联会总干事招国伟,接受《香港01》专访。(夏家朗摄)
(选委界)四十个议席应该有不同组合,四十分之一中,房屋系应该要有嘅元素。房屋系好重要,唔单香港人重视,中央政府呢几次喺香港调研,习主席都系讲房屋。
招国伟

开网台群组解说房屋政策 形容优势是“真接触居民”

过往议会中不乏关注房屋的议员,部分人兼任房委会公职,协助政府推行及解说政策,为何需要多一名聚焦房屋政策的议员呢?招国伟解释自己优势是“真接触居民”,除了公屋联会总干事身份,过去五年有透过个人网台拍片解说绿置居、白居二、公屋继承等议题,不乏相熟观众留言“点𩠌”或私信交流,他又在社交媒体组织三个总共过千人的房屋政策解答群组。

公营房屋(卢翊铭摄)

招国伟忆述,曾有一位三十岁未婚男士私信他倾诉,成功用白表抽到启德居屋启欣苑,入住不足190呎的开放式单位,“上楼”虽然高兴,但愁的是若要结婚生子唯有卖出。类似个案还有不少,招国伟总结自己“真系接触到居民,呢个系长处优势”。他又形容接触市民之余,工作性质亦令他常年与测量业界、非政府组织、青年团体合作,符合选委界议员既有熟悉范畴,又有广泛网络的要求。

称躺平排公屋并非青年主流

强调自己真正接触到市民的招国伟,对于坊间有人声讨青年躺平轮候公屋,他持不同意见:“我唔觉得系主流现象。”他观察身边青年人勤力进修,“上楼”热诚不改,也确实存在夹心阶层,因此在政纲中提到让港人向上流动,完善房屋阶梯、促进居屋流转等。

招国伟指处理房屋问题不应只看中产,更应著眼整体规划,举例新加坡大部分市民有自置居所,香港离这个目标有距离。。(夏家朗摄)

争取放宽强积金用作供楼 白表首付降至5%

他续指处理房屋问题不应只看中产,更应著眼整体规划,举例新加坡大部分市民有自置居所,香港离这个目标有距离。“朝住呢个目标,如果当选,我会力促”,包括争取放宽强积金用作供楼、推动白表居屋首付由楼价的10%降至5%、缩短公屋轮候时间至“三年上楼”、研究居屋全部由白表申请等。

不过招国伟亦补充,如可担任选委界议员,应关注更多领域,其政纲还包括推动居家安老、提速发展北都、建设智慧屋邨等。

招国伟,接受《香港01》专访。(夏家朗摄)

称议政风格“讲数据” :不为批而批

本届政府力推房屋政策的决心显而易见,但代议士尚有多少批评和指出问题纠正的空间,受到社会关注。访问中,招国伟语调平缓温和,若有朝一日进入议会,他会怎样把握议政风格?他形容自己“凭数据说话”,不感情用事。

其实我又唔会用‘批评’同‘纠正’,过去一段时间,我哋将研究结果同政府讲……可以做嘅事就建议政府做,未必为批评而批评。房屋政策大方向系啱。
招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