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点论政|绿色建筑值得大力推动
来稿作者:刘仲恒
日本气象厅最近宣布,今年6月到8月的夏季平均气温比30年来的平均气温高出2.36摄氏度,成为自1898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香港的情况也差不多,立秋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但天气仍然那么热,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似乎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关头了。
专家已经指出,要实现全球碳减排的目标,就必须在土地、能源、建筑、交通和城市等领域落实快速而深远的可持续转型,否则后果会相当严重。建筑物占全球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近40%,将会在可持续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点对香港来说尤其重要,因为香港是石屎森林,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所以转向绿色建筑显得特别重要,香港应该在这方面投入更多资源,成为全球先锋。
未来发展注重的是在各个方面取得平衡。就跟香港国际机场起第三条跑道一样,航空需求日益增多,为了中华白海豚而不起三跑是不可能的。但只求起三跑而置白海豚和其他海洋生物于不顾也说不过去,建立更多海岸公园便可成为最好的平衡。对于城市发展也是一样,我们不可能因为环保考虑而停止起楼,香港不进一步发展就无法在国际社会上立足。但起楼也可以顾及对环境的保护,两者可以兼顾。在笔者看来,绿色建筑是城市和社区的全球性环保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可持续的设计、建造和运营,来减少碳排放、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数量,最终达到兼顾环保的目的。
前一阵子,法国商务投资署和法国驻港澳总领事馆跟香港理工大学举办了一个以“当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创新及金融相遇”为主题的讲座,探讨跟低碳材料、智能营运和绿色金融相关的议题。绿色建筑既然是发展和环保之间最好的折中和解决方案,就理应成为大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模式。也因如此,建筑界、学界和环保人士之间应该进行积极对话,为开发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合作契机而努力,这样才能在发展和环保之间取得最好的平衡,造福我们和地球上未来的人们。
香港是个商业都市,做任何事都要讲求经济效益。实际上,绿色建筑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那是不容忽视的,很多新建绿色建筑和绿色改造项目都能够节省运营成本、缩短投资回收期并有效提升资产的价值。以美国为例,绿色建筑已经创造了数百万个就业职位,并为美国的经济贡献了数千亿美元。在2011到2014年那短短3年里,美国的绿色建筑就创造了1,674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光是在得克萨斯州一个州,那段时期就有超过72万个就业职位跟绿色建筑相关。由此可见,香港如果进行更彻底的绿色建筑转化,并不是一味的支出,也能为当下的本港经济带来很大的得益。
作者刘仲恒是放射科专科医生、香港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团结香港基金顾问、香港全球专业青年倡议行动创始召集人。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