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高市早苗——日本“迟到”的女首相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陈文坪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回顾上个世纪,1945年日本战败,经济陷入崩溃。不过,战败后的日本专注于发展经济并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日本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经济强国之一。但在日本政坛,女性担任政府部长的比例,远远不如西方国家。

日本战败之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196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以1,568.97亿美元超过法国的1,297.85亿美元;1987年,以25,810亿美元超过英国的7,452亿美元;来到1996年;以49,230亿美元超过德国GDP为27,0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80,730亿美元)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在制造业、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表现卓越,推动了其经济发展。可见,日本早在上个世纪就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但在日本政坛,女性担任政府部长的比例却远不如西方国家;即便是东亚、东南亚国家,女性出任政府总理/首相/总统的也比比皆有。如东亚区的韩国前总统朴槿惠,东南亚区的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夫人和阿罗约夫人、泰国前首相英禄和佩通坦、印尼前总统美加华蒂、新加坡前总统哈莉玛;南亚区的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也都有女性出任政府总理或国家元首。然而,日本到21世纪20年代中才产生女首相,已经“迟到”了四分之一世纪。

打破男性掌权一大象征

日本自民党已有70年历史,在日本政坛可说是一党独大,历来由男性出掌党总裁。加之日本既有的文化,形成了日本所谓的大男人主义。女性参政,特别是当政更加不易。去年10月,石破茂当选自民党总裁后,先后在参众两院的选举中双双失去多数席位。面对党内压力,今年9月只好宣布担责下台,其担任的党总裁也随即进行改选。

本次参选党总裁有五人,除了高市早苗(64岁),还有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64岁)、前干事长茂木敏充(69岁)、前经济产业部长小林鹰之(50岁)和农林水产部长小泉进次郎(44岁)。多次参选日本自民党总裁的高市早苗,这次终于如愿。

在党总裁首轮投票中,295名党内国会议员每人一票,党员和注册支持者按比例折合成295张地方票,共590票,得票过半者当选。结果,没有人得票过半,得票最多的高市和小泉进入第二轮对决。到了第二轮,除了295名国会议员各一票,47个都道府县党支部联合会各一票,共计342票。结果,高市得185票胜出,小泉获156票,当选新一任总裁。

为女性争取更大话语权

高市的当选,是女性在日本参政打破男性掌权的一大象征。在反对党处于劣势下,即便自民党没有取得多数席次,在国会是第一大党的自民党,也能联合其它政党组织政府。高市当选下一任日本首相不会有太大的阻力。她不但是首位女性自民党总裁,也会是日本首位女首相。世界也多了一位女性出任政府高职“第一把手”,为女性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高市早苗是日本女性政治人物,共当选7届众议院议员,曾历任首相府特命担当大臣、经济产业副大臣、自民党总务大臣、政务调查会长、经济安保部长等职。她的态度强硬,主张修改日本宪法,把自卫队改名为国防军队。她是日本政坛上少见的女性代表人物。她如顺利上台执政,或许可以让日本国民观察女性领导能力,进而将延伸未来天皇也可以由女性扮演,一改日本传统由男性接任天皇的规定。

而高市这次能当选,说明这位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的支持者、追随者,在日本国内或政坛获得不少保守势力的支持,在自民党党内也得到基层党员的支持。就连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也能放下“尊严”,选前放话属下派系议员投票支持高市早苗。

成功拉拢维新会即将拜相

这在日本自民党文化以男性为“尊”,可说是一次突破。因为,在上一次总裁选举中,原本高市早苗于多人参选第一轮投票时虽未过半却获得最高票数,但在第二轮党总裁投票结果却被即将下台的石破茂反超,无缘总裁。这说明了在日本女性出任一国首相,等同于女性的地位高于男性,政坛“大佬”不愿放下尊严而导致高市落败之故。

当选党总裁的高市早苗早前与执政20多年的盟友公明党谈判组阁时虽失去支持,但她已成功拉拢在野党日本维新会加入。截至10月20日下午,维新会确认,将于10月21日举行的首相指名选举当中,投票支持高市早苗。在众议院,自民党拥有196席,加上维新党的36席,共计231席,距离获得多数席位233席次仅差两席。因日本政坛还有多位独立人士议员,与自民党有一定关系,支持高市是“不二选择”。

高市如在接下来的首相实名投票中当选,她将发扬已故前首相安倍的“经济政策与对外政策”。至于施政如何,还需多进一步观察,至少一年半载时间才比较清晰。但对美韩政策不会作太大改变,对中朝政策会更加强硬。她选前表明,若就任首相,将在适当时机前往靖国神社参拜。换句话说,在参拜神社方面至少会“萧规曹随”,难以消除。就如刚过的秋季大祭,高市就提供祭品给靖国神社,说明骨子里还是流着对军国主义的崇拜。

作者陈文坪是新加坡时事评论人,关注新加坡、马来西亚、中港台等地的政治时事和经济民生。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附上作者真实姓名、自我简介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香港01保留最终编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