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觊觎诺贝尔和平奖 提出20点和平方案就能终结加沙战事?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译川普)9月29日在白宫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会面后,旋即推出他主导的加沙20点和平方案。特朗普意气风发地宣布,他为加沙制定的20点和平方案已获得以色列支持。特朗普更形容这一日是“人类文明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日子之一”。
乍听之下好像和平的曙光终于要降临饱受战火洗礼的加沙,与此同时在这场大戏的背后,同一日内塔尼亚胡,在特朗普的见证下,极不寻常地致电卡塔尔首相,为早前以军空袭多哈道歉。
与此同时,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Hamas)据报正认真研究特朗普提出的方案,尽管入面有提到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这个一直都是他们认为的红线之一。
一份听起来诱人的和平计划,一场突如其来的道歉,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这个被特朗普吹捧上天的方案,究竟是拯救加沙的灵丹妙药,还是一个包装精美,但充满魔鬼细节的不平等协议,今日我们就来一层一层地剥开这个特朗普和平方案的外衣,看看他葫芦里面究竟卖什么药。
特朗普的20点和平方案具体内容: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这份二十点计划到底讲了什么。表面上它涵盖了停火、释放人质、战后管治与重建,看起来非常全面。
第一、停火与撤军
只要哈马斯与以色列同意,战争将立即结束。以军逐步撤出加沙
第二、交换人质
协议获接纳后72小时内,哈马斯要释放所有在生及已故人质,之后以色列会释放250名被判终身监禁的巴勒斯坦囚犯,以及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被拘留的1700人。留意这次序是哈马斯先放人。
第三、哈马斯的下场
哈马斯必须完全解除武装,所有军事设施要被摧毁,承诺和平的成员可以获得赦免。想离开的可以安全离开,简单来讲就是要求哈马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第四、战后管治
这个是最精彩的部分,加沙将会由一个技术官僚,无政治色彩的临时委员会管理。而监督这个委员会的是一个新成立的和平理事会,主席由谁担任,特朗普本人。而理事会成员还包括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英国前首相贝理雅(Tony Blair)。
第五、国际部队进驻
美国将与约旦、埃及等国组建一支临时国际稳定部队负责监督当地安全,逐步接管以军撤出的地区。听起来是不是很吸引呢。有停火有重建、还有国际社会介入,但是你细心想下,这个方案对哈马斯来讲跟叫他们直接投降有什么分别。以色列在战场上打了这么久,都未完全实现的目标,即是彻底消灭哈马斯的军事能力。加沙地带全面去激进化,内塔尼亚胡二三十年想做的事,特朗普竟然想用一份协议就搞定,这究竟是天真,还是背后有更深层次的盘算。
“龙门任搬”-- 方案中嘅五大无解难题:
正如半岛电视台的分析所指出,这份看似美好的计划,其实留下了大量模糊不清,可以任由一方“搬龙门”的空间。方案称由一个和平理事会监督一个临时过渡治理委员会,但是这两个机构的权力要如何划分,日常决策又谁拍板,由特朗普与因为支持美国攻打伊拉克而备受批评的贝理雅来领导,巴勒斯坦人会不会接受一个这样的“太上皇”?
整个计划几乎没提过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角色,只是说要等它完成改革之后,才可以安全有效地重新接管加沙,该由谁去定义什么叫完成改革,标准是什么,完全没有时间表。这种写法,将加沙视为一个独立于巴勒斯坦整体的个体,正正中了内塔尼亚胡不希望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管理加沙的下怀。
方案称以军会逐步移交领土,但同时又话要保留一个安全缓冲区,直到加沙彻底消除任何潜在恐怖威胁为止。这个潜在威胁到底由谁去定义,原来又是以色列。换言之只要以色列认为威胁仍然存在,它就可以无限期地保留缓冲区,甚至占领部分地区,这个撤军承诺形同虚设。
关于巴勒斯坦人最核心的诉求:建国。方案的用词更加是小心翼翼到近乎侮辱。它称当所有事项都搞定之后,最终可能为建立一条可信的巴勒斯坦建国道路创造条件。留意是可能而不是必然,这个承诺就好像一张永远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到底这个和平方案,谁是最大的得益者,是不是真的为了和平,还是为了特朗普个人的政治遗产,例如他一直觊觎的诺贝尔和平奖。
道歉的真相——权力游戏中最残酷嘅一课:
要理解这个方案的本质,我们必须要仔细看看内塔尼亚胡的那通道歉电话。以色列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它曾对叙利亚、黎巴嫩、伊朗甚至是也门发动空袭。我们何时听过它道歉,但今次它竟然向卡塔尔道歉。
真相是残酷的,因为这次道歉是特朗普强迫之下的结果。特朗普需要卡塔尔这个中间人去说服哈马斯,所以以色列必须要给它面子。
这件事揭示了一个长期被忽略的事实,美国对以色列拥有绝对的影响力。只要华盛顿愿意,加沙的战事可能几日内就可以停止。每年数十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各种先进武器的输送,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一次又一次行使的否决权。
美国不是没能力制约以色列,而是大多数时间选择不去做。只有在符合美国自身利益,例如要推动特朗普这个“伟大和平计划”的时候,它才会动一下手指拉一下“绳子”。
这种选择性的施压,正正是巴勒斯坦悲剧持续的根源之一。以色列的道歉并不是良心发现,而是权力天平上的一次交易。
异想天开——美国的帝国坟场:
综合以上种种,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个所谓的和平计划,根本就是异想天开。它要求哈马斯在还有还击之力的时候就主动投降,它将巴勒斯坦人的命运放在白宫的办公桌上,由外国人决定,完全无视他们的意愿与诉求。
这种做法依然是典型的美式霸权逻辑。特朗普急于求成,可能是为了他心心念念的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和平奖今年的得主将于10月10日公布。
而内塔尼亚胡其实保持灵活的身段;和平计划成功以色列受益,计划失败以色列就有更充足的理由继续在加沙进行军事行动。无论如何他都是稳赚不赔,但是这盘棋的最终输家可能是美国自己。
美国近年一直想从中东战略抽身,将资源转向印太地区,但是只要以巴问题这个火药桶一日不解决,美国就一日无法摆脱以色列的纠缠。
美国对以色列的无底线纵容与包庇,令它在阿拉伯世界乃至全球的信用消耗殆尽。正如在英国任教的学者贝哈尔博士(Dr. Moshe Behar)所讲,国际社会在加沙问题上的不作为是全人类的耻辱。而美国正正是这场耻辱中扮演最关键的角色。
如果局势真的按照特朗普这个充满缺陷的剧本推进,最终只会制造更大的混乱。加沙的战火,以巴的冲突,最终可能会好像历史上的其他帝国一样,成为埋葬美国全球霸权的坟场。
特朗普的二十点和平方案,勾划出一个非常宏大的蓝图,但这个蓝图的地基是建立在要求一方彻底投降,以及剥夺另一方最基本自决权的流沙之上。
它没触及问题的核心,即是两国方案与巴勒斯坦人建国的权利。这样的和平即使能够短暂实现,都注定不会长久。
在这场充满政治计算及利益交换的大国博弈之中,加沙人民的苦难似乎只是谈判桌上一个无关痛痒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