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67岁婆婆日饮3罐无糖饮料 患糖尿病酮症!长者控血糖5招
无糖一定健康?戒糖可避免糖尿病?事实并不如此。一名67岁婆婆即使每天饮用无糖饮料,却得出一身病痛,除了患上2型糖尿病酮症并泌尿系感染,还有低钾血症等。究竟怎样进食才能避免血糖过高?无糖饮料竟是致病元凶之一?
糖尿病成因|婆婆天天饮无糖饮料 确诊糖尿病酮症合并泌尿系感染、低钾血症
据国陆媒体《极目新闻》报道,一名67岁陈婆婆,是个超磅的“宅女”,每天只会待在家刷抖音、耍网上麻将,除了吃饭、上厕所,几乎都不离开座椅。两个月前,她的儿子为她购入大批无糖可乐和0卡0糖电解质饮料,陈婆婆便以它代替白开水,每日饮用超过3瓶。
后来陈婆婆发现体重突然下降,视力模糊,接着有腹痛、肚泻、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等症状。到医院就诊验出血糖异常,但经一周的治疗后,血糖指数仍没下降,还出现尿频、尿急、心悸等情况。经推荐下到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老年病科就医,经详细检查后,陈婆婆确诊2型糖尿病酮症合并泌尿系感染、低钾血症,接诊医生龚程指,因婆婆长期不动、熬夜,胰岛功能早已减退,加上近两个月大量饮用“无糖”饮料所致。
代糖列致癌物?无糖可乐或致癌!0卡阿斯巴甜增糖尿心血管病风险
糖尿病成因|人工甜味剂令肠道菌群紊乱 干扰胰岛素阻抗
龚医生解释,“无糖”饮料,只是不含“蔗糖”,但含阿斯巴甜、蔗糖素等人工甜味剂。这些甜味剂的甜度是蔗糖的数百倍,会让大脑和胰腺误判“摄入糖分”,启动胰岛素分泌,却没有葡萄糖可以分解,长期下来会令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而长者的肠道功能已较弱、代谢能力较差,影响更大。此外,近年亦有研究证实,这些甜味剂会令肠道菌群紊乱,与胰岛素抵抗,令血糖升高。糖尿病饮食|减饭=健康?长者吃饭4贴士加1物降血糖/1种豆可代饭?
陈婆婆经院方制定的综合治疗及停喝“无糖”饮料,改饮清水,再搭配低盐低脂饮食及适量运动,一星期后情况已得到控制。
长者防糖尿饮食原则
长者肠胃弱,消化或咀嚼能力较差,要稳定血糖兼维持肠道健康,应该如何进食?不妨参考以下建议:
1. 高纤维但易消化
可选择可溶性纤维,既不易刺激肠道,亦有助延缓血糖上升。粗硬纤维如生蔬菜、糙米等应避免,或进食前先把它蒸煮熟。
建议食物:燕麦、南瓜、熟香蕉等
2. 低升糖指数(低GI)
宜进食低GI且软烂食物,不宜吃高GI食物如白面包、糖水、精制糕点,或煮腍的豆类。
建议食物:燕麦片、小米、南瓜、芋头(取代部分白饭)、豆腐、煮烂的红豆/绿豆汤。
长者血糖|糙米代白饭减糖尿36%风险!进食3招逆转糖尿免肠胃负担
3. 少量多餐
由于长者消化力弱宜少吃多餐,可把三餐分为5-6小餐,避免一次过吃太多,加重肠胃负担,同时有助稳定血糖。
4. 摄取优质蛋白质
从40岁开始,人体的肌肉量会以每10年约8%的速度流失,70岁后流失速度更快。为了预防肌少症,摄取足够的蛋白质不可少,再配合适当运动,有助刺激肌肉的合成。对维持抵抗力、伤口愈合亦有帮助。可选择易消化的蛋白质。
建议食物:蒸鱼、豆腐、鸡蛋等
5. 避免高糖及加工食品
戒除含糖饮料、糖果、甜点,少用酱料如蚝油、茄汁等加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