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办义工计划办灯笼工作坊 来港人才与街坊共庆佳节

撰文: 萧通
出版:更新:

人才办的“人才义工计划”最近举办灯笼工作坊,由义工与湾仔居民一同为灯笼绘画题字。其中,参加者包括26岁的生物医学博士Mahir,他去年12月经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从英国来港。首次庆祝中秋节,除了灯笼彩绘,Mahir更初尝月饼滋味,又与其他来港人才义工和本地居民交流中秋习俗,加深对中秋节的了解。

来港人才义工在湾仔居民的带领下参观蓝屋,了解唐楼的特色和邻里关系。(政府新闻网图片)

获湾仔居民带领参观蓝屋

在工作坊活动中,义工合力把数百个填满图案、祝福字词的灯笼串起,挂满蓝屋,倍添喜庆。本身是孟加拉人的Mahir,除为灯笼题上“花好月圆”四个中文字,更在湾仔居民的带领下参观蓝屋,细看这幢一级历史建筑。Mahir表示,唐楼的特色、保育活化的过程和邻里故事,都让他感受良多。

积极融入社区的同时,Mahir也在港开展科研事业。上月初,他加入城市大学团队,专注研究癌症治疗。他认为香港的科研生态极具吸引力,指香港有很多资助支持科研,协助科研成果商品化。他认为这是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方向,个人虽未有长远计划,但确实希望留在香港。

Mahir在灯笼上写上“花好月圆”四字。他说,灯笼工作坊加深他对中秋节的了解。(政府新闻网图片)

将访北京、英国和瑞士招揽人才

人才办副总监欧雪雯表示,人才办的人才义工计划启动一年以来,与义务工作发展局及不同非政府机构合作,举办过挥春工作坊、普通话班等,稍后将组织逾百名来港人才,支援11月举行的全国运动会。

欧雪雯称,来港人才普遍想多了解香港的城市文化、社会背景,认为这些都是他们参加计划的主要原因。她又说,来港人才透过义工活动练习广东话、了解社区,相信对他们落户香港很有帮助。

欧雪雯表示,来港人才透过义工活动练习广东话、了解社区,相信对他们落户香港很有帮助。(政府新闻网图片)

政府自2022年底起推行多项抢人才、留人才措施,截至今年8月,已成功吸引逾23万名来自全球不同界别的精英来港工作和发展。人才办本月更将分别访问北京,以及英国和瑞士等海外国家,期望招揽会计、工程建筑和酒店管理等不同范畴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