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平价机票攻略!空姐教7招抢平机票方法 比较六间订飞平台价格

撰文: 陈锦洪
出版:更新:

买平价机票攻略|要买到平机票并非全靠运气,而是要掌握时间、技巧与搜寻策略。曾任职多家国际航空公司的空姐分享抢平机票的实战心得,归纳出数个影响票价的关键时段与搜寻方法。只要掌握正确方针,再配合不同订票平台比较,就有机会节省高达三成旅费。

订票时机决定关键:星期二、三出手最有利

航空公司会根据销售节奏及乘客行为设定动态票价系统。一般而言,每周二及周三晚上是机票价格相对较低的时段。原因在于航空公司通常于星期二重新调整票价,更新座位库存,并推出短期促销优惠;同时,这两日的搜寻流量较少,系统演算法不会因高需求而推高价格。

相反,周末时段(特别是星期五至星期日)为订票高峰期,大量消费者同时搜寻目的地机票,令系统判定需求上升,自动上调价格。因此,想以最低价入手,建议于星期二或三晚上约七时后查看票价,往往能捕捉到价格调整后的平飞。

提早预订,但切忌过早出手

不少人误以为越早订票越便宜,实际上并非如此。航空公司会根据航班出发前的周期分阶段释出不同价格的票额。以长途航班为例,最优惠票价通常会在出发前约两至三个月(即约11至12星期)出现。过早订票(例如半年前)反而可能买到初期试探性价格,未必是最低价。

根据多个旅游数据平台统计,短途航线如东京、曼谷、首尔等地,最佳订票时间约为出发前三至五星期;而欧洲、美加等长途航班,则以出发前两至三个月为最理想时段。若太接近出发日再搜寻,票价通常已进入“高需求阶段”,价格会按剩余座位迅速上升。

+1

选择航班日子:中段日出发最便宜

除了订票日期外,出发日亦会影响票价。多数航空公司将星期二与星期三视为航班需求最低的日子,票价自然较周末便宜。原因在于商务客多集中于星期一、五出差,而休闲旅客又倾向周末起行。若能避开这些高峰日,票价往往可相差数百至上千港元。

此外,红眼航班(即凌晨出发)或非热门时段班次亦较具价格优势。若旅程行程弹性较大,选择非尖峰时段出发,能有效节省开支。

Google Flights价格走势及建议。

改变降落机场:转乘火车或内陆机更划算

长途旅客若想节省票价,可考虑抵达副城市机场再转乘交通工具。例如飞伦敦时,选择降落曼彻斯特或伯明翰,再搭乘火车前往伦敦,总费用可能比直飞希斯路机场更便宜。欧洲多国铁路网络发达,若能妥善衔接,既能节省票价,亦可顺道体验当地风光。

清除 Cookies 避免被系统认出

不少人发现,同一航班反复搜寻后,票价反而愈查愈高,这并非错觉。航空公司及订票平台会透过 Cookies 纪录用户搜寻纪录,当系统判定你对某航班有“强烈意愿”时,便可能上调显示价格。

因此,专家建议在每次搜寻前清除浏览器的 Cookies,或改用“无痕模式”(Incognito Mode)重新开启搜寻,确保系统不会追踪过往纪录。这个小动作,有时能让票价即时下降数百港元。

六大订票平台比较:灵活组合争取最低价

在搜寻平台方面,市场上常见的比价工具各有优势。以下是香港旅客常用的六大平台价格趋势与特色分析:

Skyscanner 的介面简洁、更新速度快,能即时比较多家航空公司票价;Kayak 以“价格预测”功能见称,会提示用户应否立即购票或再观望几日;Google Flights 拥有广泛数据来源,可显示不同日期的票价走势图,方便选择最平出发日;Momondo 强项在于整合廉航与传统航空,常能搜寻到罕见低价组合;CheapFlight 偏重折扣与促销资讯,适合临时决定的旅客;至于 ITA Software,虽然介面较为专业,但功能极强,可精准设定航线、转机地与舱位条件,适合资深旅游爱好者使用。

以近期由香港飞东京为例,同一航班于各平台显示的票价差距可达港币300至500元,显示即使是同一家航空公司,不同平台亦可能出现不同折扣或手续费。因此,在确认购票前,应至少比较三个平台以上,再参考航空公司官网价钱,以确保买到真正的“底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