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伙|献身“北都宜业宜居宜游”的艺术试炼者

撰文: 黄锦星
出版:更新:

黄锦星专栏(鸣谢史嘉茵合撰)

2025年《施政报告》说会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简称“北都”),亦会开放沙头角海的边境禁区,便利出入。香港演艺学院音响设计及音乐录音系毕业生史嘉茵 (阿史),早已快人一步从市区迁至沙头角海一带,体验北都的宜业宜居宜游。今年中秋,阿史将在沙头角梅子林举行皮影户外剧场贺节,欢迎公众报名,同游同赏,我也会拉队去赏月睇戏。

2016年,阿史邀请本地音乐人与坪𪨶等的村民合作,以音乐唱说村民的故事,并于打鼓岭举行田上《香村大碟》发布会。(作者提供)

宜业

阿史生于市区,在2010年代她的创业期,于新界北乡村开办艺术节,例如自2012年发起活用废弃空间的“空城计划”,她的事业轨迹便紧扣乡郊。之后迁居坪𪨶。她以艺术为介面,记录消失中的村校校歌,成立艺术组织“香村”,2022年起入职沙头角文化生态协会,投入香港大学公民社会与治理研究中心主办的“森林村落:梅子林蛤塘永续乡村计划”(下称“森林村落”),于沙头角乡郊实地工作,继续活用她的艺术细胞去发现及呈现北都乡郊宝库。2021年,阿史透过政府“乡郊保育咨询委员会”下的青年委员自荐计划,脱颖而出,入选成为此委员会首两位青委之一,她希望从政策层面理解乡郊保育,开拓行动空间,并连结从事相关工作的组织和群众同行。

多年来,阿史走访村落,遍寻已停办或仍在营运的村校,透过访问旧生和村校保育者,重组散落的村校故事,希望借着大部分已有六、七十年历史的村校校歌,重现香港村落历史。今年7月,出版《村声回响:聆听香港村校记忆》一书,书中收录了30首村校歌词、简谱及丰富的“村落人”访谈。例如,坪洋公立学校的“云山苍苍,碧树茫茫,田畴树绿,稻麦飘香”,歌词都是香港故事,当中可发现不少北都范围内的村落故事,对城乡共融的北都规划愿景提供养份。

顺提,阿史在去年起写书过程中,无意中从我的2024年著作《迈向碳中和 香港人和事》,发现了我年轻时与村校也有“一段情”,于是我的故事亦成为了她书中所载。在北都,阿史的“事业史”在萌芽。

宜居

近年,因应事业轨迹,阿史北迁沙头角,落户逾九十岁老街“新楼街”22号屋,并开创“廿二馆”,彰显在此宜业宜居的可能。原来,阿史儿时生活于牛头角一带,近年迁至新界北,最终定居沙头角,去年起进而入住沙头角禁区内的历史街区,名为“新楼街”。

从牛头角迁居沙头角的阿史,是这样形容她的新居环境:“在宁静的沙头角禁区有一条新楼街,正正在中英街对面,是一排22间双连着的不起眼的白色两层高尖顶骑楼式唐楼,现在看来古老朴素,谁知是昔日沙头角最热闹最兴盛的的一条购物街。当中有金行、米行、牙医、诊所、杂货店、家私舖、饼舖、幼稚园、玩具店、咖啡厅、赌档、照相馆,甚至是棺材铺。而唐楼外每天更是沙头角最重要的市集,每天摆放着内地和香港两地的干湿货和刚刚打捞上岸的新鲜海鲜,绝对是车水马龙的商业街。这幅壁画隐藏在一条狭窄的小街中,就好像时间走廊的入口,再次让大家感受那种熙来攘往的新楼街气氛,体会到当日沙头角最热闹最令人兴奋的新楼街。”

末段中,阿史所述的沙头角边疆壁画秘景,其实是她去年新居入伙时又一艺术策展,将自家外墙美化,提升自身社区的宜居感,同时贡献区内新鲜的创意打卡点,添沙头角的宜游元素。沙头角隐世秘境区内的新秘景“廿二馆”,已成为我推荐予友人北迁该区的示范单位。

宜游

阿史相信,艺术是连结人与地方最温柔却甚有力的媒介。例如在“森林村落”,她乐于将艺术元素引进村,活用村中既有亮点,同时邀请不同媒介的艺术家与村民共创,推动乡郊艺术实验。

过去两年,阿史曾邀请灯光设计师刘铭铿神父及其团队,举办中秋“光影梅子林”活动。今年中秋,创作团队将再展艺术魔法,呈献光影之旅:《无忧的森林》月下梅子林皮影户外剧场。这是融合皮影戏、光影、形体舞蹈与自然环境的沉浸式演出,观众将置身月光星空下,感受晚风、聆听虫鸣、细闻泥土气息,自然环境成为故事的一部分。这种创作模式不仅是艺术展演,更是阿史“一直想做能跟实在的生活、历史连结的艺术”理念的实践。

是次灵感,除了来自当地乡郊自然生态,也来自“森林村落”义工的生活经验,她从义工刘泽俊Sunny口中得知,他曾远赴印尼学习皮影戏制作技巧,并分享在当地村落演出或观看皮影戏的经验,令她灵机一触:“沙头角梅子林也可来一场!”阿史分享在“森林村落”工作中的最大得着,是认识到多元生态对人类及地球的重要性,并感谢众义工默默贡献。是次创作,除了邀请爱好动植物与戏剧的义工何婉仪 Rebecca提供剧本概念,更有一众“森林村落”义工参与演出,令人期待。期间,观众游人更可选择在沙头角梅子林“森林村落”营地或邻近“荔枝窝客家生活体验村”等留宿,体验北都东隅村落日与夜的宜游宜赏。

北都横贯东西的“四圈”,可以是年轻人各展所长的试炼场,而地处东隅的乡郊如荔枝窝、梅子林及吉澳古村,近年在各方支持下复育中,宜游,更宜更多人去持续参与其中。随着北都计划的推进,阿史正已献身北都宜业宜居宜游的愿景,她的历程具参考价值,惟望政府及早落实释放沙头角海的边境禁区,宜业宜居宜游的潜力可为居民、年轻人、游人等带来多元机遇。

作者黄锦星是前环境局局长,去年出版《迈向碳中和 香港人和事》。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