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塘集水区遭非法取水 喉管乱驳生态当灾 运水车公司月赚90万

撰文: 梁祖饶 黄学润
出版:更新:

马鞍山郊野公园边缘的梅子林村,位于水务署的水塘集水区,要妥善保护水源免受污染。《香港01》追查一个多月发现,运水车公司“天天水车”,在该村一间寮屋作据点,接驳喉管到山后200米的溪涧,涉嫌非法取水。每日都有四架12公吨的运水车每日到村内取水,到邻近建筑署地盘共15次,估算每月可赚90万元。
公司负责人庞国荣早于2017年就因非法取水罪成被判罚款,他对记者承认有在梅子林的溪涧取水,声称有与水务署商讨事件。水务署回应称无批准“天天水车”从集水区取水,摆放电水泵于集水区范围内,最高可被判处罚款五万元及监禁两年。

【01侦查YouTube Playlist】

运水车公司在马鞍山梅子村一间寮屋作据点,接驳喉管到山后200米的溪涧,涉嫌非法取水。(香港01记者摄)

马鞍山梅子林村位处于绿化地带及马鞍山郊野公园边缘,附近一带为行山及行涧的热门路线。运水车公司“天天水车”以梅子林村一间约600平方呎的寮屋为据点,旁边摆放一个约12公吨的大水缸,疑是从运水车拆下来,水缸底下方蓝色的大水泵用作抽水到运水车的水缸。水缸顶部的喉管则驳向山后200米的溪涧。

每日运水到建筑署地盘15次

《香港01》追查约一个月,发现四架约12公吨的“天天水车”运水车,每星期六天工作,由早上约8时开始运水至晚上6时,每日运水到地盘约15次,估计每个月最多可赚取约90万元。

运水车公司在梅子林村一间寮屋作据点,以大水缸接驳喉管到山后200米的溪涧,涉嫌非法取水。(香港01记者摄)
大水缸顶部的喉管接驳到寮屋后山的200米溪涧。(香港01记者摄)

运水车司机每日会先到梅子林村据点,在寮屋外对开位置停车,司机插上水喉后,就去到寮屋开水。在入水过程中,明显看到有水从喉管漏出及喷出,车底都经常见到有一大滩水。司机入完水后,就会将胶喉放回地上,整个12公吨水缸,入满只需约20分钟,司机及后便可驾车到地盘。

记者沿路跟踪,四架运水车多次驾驶到马鞍山第103区综合设施大楼的地盘,距离梅子林村不足15分钟的车程。第103区综合设施大楼地盘是由建筑署管理,总承建商为新生建筑及安保工程,现时该个地盘正在做打桩工程。

运水车公司以寮屋作据点,接驳喉管到山后200米属集水区中游的溪涧,非法取水。(香港01记者摄)
运水车公司在马鞍山梅子村一间寮屋作据点,接驳喉管到山后200米的溪涧,涉嫌非法取水。(香港01记者摄)

12公吨水车到马鞍山 收费2300元

水车会先泊在地盘近门口位置插喉,放水到地底。司机其后将收据交予职员后,便再回到梅子林村入水。整个过程由入水到放水,只是约1.5小时,四架运水车每日至少可走三至四转。据了解除马鞍山地盘外,运水车都有运水到其他地盘,包括亚博馆及安达臣道一带的地盘。

记者佯装工程公司,向“天天水车”询问邻近马鞍山设施大楼地盘的西沙路租运水车价格,职员称一辆12公吨的水车收费2,300元,每个月可赚取约90万元。

运水车司机驾车到距梅子林15分钟车程的第103区综合设施大楼的地盘放水。(香港01记者摄)

寮屋后山200米溪涧为取水源头

记者其后再回到梅子林村作为据点的寮屋,屋内摆满了喉管及工具。记者沿着寮屋旁边的水缸顶部喉管方向,在附近的溪涧搜索近一小时,穿过山上的密林,终于找出取水的源头,原来喉管搭建到后山上约200米的溪涧。

该条溪涧摆放了一个有锈迹的电水泵,用铁链及大石固定位置吸水,接驳水泵的电线及喉管则由山上的密林驳下来,邻近公众行山及行涧的路线。电线上亦有一个防水插座,水源都是流向集水区的位置。

梅子林村寮屋旁的水缸,喉管驳至山后的200米溪涧,涉以电泵非法取水,该溪涧属水塘集水区。(香港01记者摄)
记者沿着梅子林村寮屋旁的水缸喉管,发现有电泵疑在水塘集水区非法取水。(香港01记者摄)

每分钟抽50、60公升水 忧罕季影响河溪生态

接驳了电线的电水泵,公众行涧经过又会否有触电风险?港九电器工程电业器材职工会名誉会长骆癸生估计该水泵每分钟可抽走50至60公升的水,抽取12公吨水要半小时或以上,山下的水缸电水泵抽水量更大,应再用来抽水到运水车。

骆癸生称水泵等装置,都是使用工业用的防水插座及用具,符合规定,触电风险应不高。但若有关电线被大力碰撞,或被尖锐的石头压损,同样有触电风险。

梅子林村寮屋旁的水缸,喉管驳至山后的200米溪涧,涉以电泵非法取水,该溪涧属水塘集水区。(香港01记者摄)

绿色力量环境事务总经理单家骅称,河溪属于城门河支流的中游,河床及河堤都天然,估计河流有一定的生态。他指大规模抽走河溪的水,对生态上一定是不好的,水泵可能会吸走小生物,亦会影响河溪的水量、水位及流速,必然影响到该条河溪的生物,包括鱼类、蛙类、水生昆虫及甲壳类。他担忧踏入11月或冬天的旱季,对生态造成更大的影响。

“天天水车”负责人曾因非法取水被罚款

翻查资料,“天天水车”的商业登记名称为“天天工程”,早在1990年已经成立,负责人为庞国荣。卫星图片显示在2017年1月,已经拍摄到它们的运水车停泊在梅子林村,最近三年的卫星图片,同样拍摄到多架运水车在梅子林村同一位置。庞国荣在2017年6月,于马鞍山梅子林集水区涉非法取水,他认罪后被罚款5,000元。

涉事寮屋地段的持有人为Smart Wish development,董事为刘富强、许嘉慧、许智辉及任远东,均为新世界旗下公司的董事或相关人士。Smart Wish Development 发言人表示,有关地段并无租予“天天水车”。

“天天水车”负责人庞国荣承认有在梅子林村取水,声称村长正与水务署商讨取水的问题。(香港01记者摄)

水车老板:村内多年均溪涧取水 正与水务署商讨

“天天水车”负责人庞国荣称住在梅子林村,村内居民都用山水数十年至数百年。他承认有在溪涧非法取水,并承认自2017年至今,偶尔会在梅子林村取水到地盘,但他声称村长正与水务署商讨取水的问题,并指自己愿意付钱,称村内多年以来都是这样取水,批评为何建成集水区后就不可取水。

问及是否认为在集水区取水是否没有问题,庞国荣则称“我无讲过有问题,无讲过无问题,现时商谈当中”。他承认2017年因非法取水被罚款,但称不到自己担心会否再被控告,仅称自己一直都乐意与署方协调。

运水车司机驾车到距梅子林15分钟车程的第103区综合设施大楼的地盘放水。(香港01记者摄)

水务署:无批准集水区取水及摆水泵

水务署回复称,没批准“天天水车”从水务署集水区取水,已违反《水务设施条例》,最高可判罚25000元。署方同时检视记者提供的照片,有人摆放电水泵于集水区范围内,有可能已违反《水务设施条例》有关污染水务设施的规定,最高可被判处罚款50,000元及监禁两年。

水务署已展开相关调查,并指马鞍山设施大楼地盘在2024年10月申请临时供水作建筑用途,于同年12月批准申请;承建商在今年8月完成地盘内水喉工程,并获署方接纳供水予地盘。

涉非法取水的运水车公司寮屋据点,距水务署水塘集水区不足200米。(香港01记者摄)

输水水缸属违规构筑物 地政发信要求移除

地政总署回复称涉事的土地为旧批私人农地,有两间已登记的寮屋,尺寸、建筑用料及用途与登记纪录相同,但相邻地段的输水水缸属未经批准的构筑物,会发警告信要求移除。

资深土木工程师倪学仁称,第103区综合设施大楼的地盘正在进行大口径钻孔打桩工程,需要用水作一个介质,令挖到的泥土搬到上地面,然后再运走。倪学仁称地盘一般会向水务署申请临时水表,很少会直接向运水车买水。他称若以每公吨水10元计算,12公吨水车走10转都悭到1,200元,已悭到相约于司机的日薪。

资深土木工程师倪学仁称,地盘一般会向水务署申请临时水表,很少会直接向运水车买水。(陈苇慈摄)

有工程业界透露,地盘工程一般会向水务署申请临时或流动水表,当中需多个部门协调及处理文件,至少要等待半年至九个月,水务署亦不容易批出临时水表,故此有工程需要赶工或未获临时水表,甚或在偏僻地点施工,就会叫水车运水。

业界指水务署的建筑用水收费便宜,承办商不会为悭水改叫运水车,因为运水车成本更昂贵,叫一次运水车都将近3,000元。翻查水务署的建筑用水收费表,每公吨水收费7.11元,12公吨水都只是收费85元。但工程业界指运水车公司除了悭水费外,还减省油费及时间去指定地点取水,变相竞争及叫价能力会更好。

【01侦查YouTube Pl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