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超前部署防流感
来稿作者:李思朗
香港每年1至3月以及7至8月是流感的高峰期,特别是在2025年初,流感肆虐的严重性再次引起公众关注。根据香港卫生防护中心的数据,在本年初,公立医院住院病人中,每10,000人就有3,600人因流感而入院,当中成人严重及死亡个案达122宗,儿童则有9宗。更为担忧的是,超过七成的严重个案者皆未有接种流感疫苗。这些数据清楚地表明,流感并非小事,特别是对于长者、儿童及有慢性疾病的人士,流感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笔者认为提升流感疫苗接种率,加强市民对流感的关注有两项重点工作。
各界协作加强社区教育
社会大众对流感的关注度及了解程度往往不足,许多人因缺乏渠道而未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有不少的团体都会组织不同持分者举办各项活动,共同推动流感防疫工作。就以笔者参与的慈善团体为例,我们多次协同中小学、家长和社区团体举办线上、线下的公众教育和宣传讲座。讲者包括香港大学临床医学学院内科学系讲座教授孔繁毅医生以及公共卫生专科江永明医生等,并且因应不同受众和年龄层度身订制活动内容,使讲座内容更见教育效果,更吸引了学校疫苗接种统筹人、校长及家长参加。
化零为整,实务推动疫苗接种率
除了教育推广,让接种流感疫苗就像便利店购物般方便更能使市民接种流感疫苗。笔者过去多年以来均在社区透过不同场所举办流感疫苗注射服务,采用不同时段安排有效分流。令到不同生活、工作习惯和年龄层的居民均可受惠。近年更致力协调不同力量,让无痛、方便及保护力高的喷鼻式流感疫苗应用场景更广泛。包括推广至我们的社区接种活动和学校接种日当中,令学生和参与者多一个疫苗选择;长远而言,再次呼吁将康健中心整合成推广流感疫苗的重要平台,从而为全港的流感疫苗接种率更进一步。
流感是每年冬季和夏季的常见疾病,特别是在香港这样的高密度城市,流感的传播速度和严重程度都较高。2025年初的流感高峰期再次提醒我们,流感并非小事,特别是对于长者、儿童和有慢性疾病的人士,流感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所以政府当局在不同媒介中强调,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由今年开始,所有学校(包括幼稚园、中小学)的学生和监护人更可以自由选择喷鼻式或传统针剂疫苗。
各界的积极参与,不仅提升了公众对流感的认识,也为社会上的不同群体提供了更便捷的疫苗接种服务。重点提高学童在内,不同风险群组的流感疫苗接种率。透过接种疫苗,我们可以大大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并减少严重病例的发生。当前社会各界的协作模式,结合政府资源、医疗团队与社区网络,正有效提升接种可及性。此举不仅守护个体健康,更能减轻公营医疗负担,实现“预防为本”的公共卫生战略。
作者李思朗是立法会议员助理、慈善机构方圆之星秘书长。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