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研究会|优化策略增加诱因 释放银发生产动力
来稿作者:王昊、陈溢朗
受高老龄化、少子化等因素的持续影响,香港人口正面临结构性改变,这给本港人力资源供应带来严峻挑战。推动银发就业毫无疑问是缓解人力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特区政府早前推出促进银发经济30项措施,当中四项属于释放银色生产动力。接下来应该持续细致推进有关政策,比如推出专门措施鼓励退休人士重返职场,促进高效释放银发生产动力。
根据特区政府统计处数据,本港65岁或以上长者的比例,推算将由2021年的20.5%上升至2046年的36.0%。与此同时,政府近年虽然多管齐下,令本港总和生育率有所回升,但在2024年全球生育率排名中仍然处于偏低水平。长此以往,将持续加剧本港人力资源紧张,各行业人手不足的情况将会恶化。
香港退休年龄普遍在60岁至65岁,退休人士往往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阅历,以及扎实的技能;而且不少人身心健康,仍然有能力继续工作。若能高效释放这部分生产动力,不仅能填补人力资源供应缺口,还能提升长者的社会参与感、成就感和并获得更多经济保障。
雇员雇主税收优惠
双管齐下促就业
对于促进退休人士重返职场,税务优惠既直接又有效,而且能在雇主和雇员层面同时发挥激励作用,不仅能减轻企业负担,还有助提高雇主招聘和留用资深员工的意欲,同时也能提高退休人士重返职场的积极性。
在雇主层面,政府目前已推行“中高龄就业计划”、“再就业津贴试行计划”等政策,鼓励雇主聘请年满40岁或以上的失业人士,以及鼓励40岁以上人士再就业。计划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于聘请已达退休年龄人士,雇主可能因担忧其身体状况、适应能力或工作效率而有所顾虑。建议在现有政策基础上,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税务减免措施。例如,企业若聘用或续聘退休年龄以上的员工,可按每人的薪酬支出减免一定比例的税款,或直接设立专项税务豁免额度。这在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的同时,还能提高企业招聘和留用资深员工的积极性。
在雇员层面,建议对已退休人士设立专门的税务优惠,增加就业诱因。例如,政府可为退休后重返职场人士提供额外的薪俸税免税额,或降低其累进税率。此外,按照现行的“再就业津贴试行计划”,40岁或以上人士领取再就业津贴至少需要连续三个月无工作。建议将有关措施调整为60岁以上人士无需连续三个月无工作便能领取津贴,从而提高退休人士就业的就业的吸引力,鼓励即将离开或已经离开职场的退休人士继续留在职场或尽快重返职场。
与此同时,为防计划被滥用,每名连续完成六个月全职工作的合资格人士可获一万元津贴,连续完成12个月全职工作可再获一万元津贴,以及每名合资格人士在计划推行期间可获发津贴的上限为20,000元等规定应当继续适用。
加强培训更新技能
适应职场需求
随着科技进步,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数字化升级,退休人士倘仅仅掌握传统技能,恐难以完全适应现代职场的需求。因此,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职业培训至关重要。建议政府与商界、雇员再培训局以及相关教育院校合作,共同推出具针对性的“银发人才培训计划”,帮助退休人士更新技能,使其能够胜任当前的职场需求。
对于从事基础职位的退休人士,建议开设现代职场技能课程,如基本电脑操作、手机应用程式使用等,帮助他们适应现代数字化工作环境。对于物业管理、零售服务、餐饮服务等人力需求殷切的职位,开办以掌握基础知识和实用技能为目标的培训课程,如沟通技巧、服务技巧等,并充分考虑退休人士的学习特点,采取简单易明的教学方式,结合实际演练,确保快速掌握技能并应用于工作中。
此外,培训计划中可增加实习元素,帮助他们提前熟悉工作环境,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学习零售技能的退休人士可在连锁店进行短期工作,掌握客户服务的要点。这种“学习+实习”的模式不仅能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帮助退休人士尽快上手工作,也能让他们尝试相关职位是否符合兴趣及专长。
对于具备专业背景的退休人士,应提供高阶技能提升课程,帮助他们在专业领域中继续发挥能量。例如,银行可以与雇员再培训局以及相关教育院校合作,为财务、金融等范畴的退休从业员提供金融科技、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工具等相关课程,协助他们掌握新技术。这些高阶课程不仅能让专业人士保持与时俱进,还能促进这些资深员工将丰富的经验结合新技术,让企业开展业务活动如虎添翼。
建立银发人才平台
促进供需匹配
人力资源与市场需求有效匹配对于高效释放生产力尤为重要,要尽可能让退休人士在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才能高效释放银发生产动力。为此,政府应优化“年长求职人士专页”,让退休人士详细上传其工作履历、个人技能、求职意向等资料,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根据退休人士的特点与企业需求进行初步智能匹配。
此外,“专页”也应该为雇主提供简单易用的筛选工具,帮助他们快速找到符合条件的求职者。若雇主希望聘用某些特定技能的退休人士,例如具备丰富管理经验的顾问或熟悉某行业运作的专业人士,平台也可以提供定制化的搜索和推荐服务。透过系统化的配对机制,不仅能缩短企业招聘时间,也能让退休人士更快找到擅长的工作,从而让银发人力资源更加紧密的匹配市场需求。
此外,劳工处还应注重提供专业化的求职辅导和支援服务。部分退休人士可能久未接触职场,对现代化的招聘流程感到陌生,因此劳工处可设立专门的求职顾问团队,为长者提供简历撰写指导和面试技巧培训。劳工处还可定期举办面向长者的招聘会或就业讲座,让他们有更多机会直接与雇主交流,了解劳动市场需求,以获得更多就业机会。
高效释放银发劳动生产力是改善人力资源供应的一大趋势,未来,政府应与商界、教育机构紧密合作,持续完善政策,确保措施贴合长者及企业需求。透过系统化支持,让退休人士的丰富经验与现代技能相结合,实现银发族群就业与社会需求的双赢局面,助力香港在人口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仍然能够稳步前行。
作者王昊是思路研究会研究总监、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作者陈溢朗是思路研究会研究员。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