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党|施政要务在于提升民众获得感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周小稞

8月23日行政长官李家超落区牛头角彩兴路简约公屋,并先后探访两个由㓥房搬至简约公屋的家庭,形容自己看到一户户居民笑逐颜开时深表欣慰,称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提升正是他提出“简约公屋”等利民政策的目标和原动力。笔者相信,特首的“欣慰”确实是发自内心的感受,因为接受探访、原居于深水埗㓥房的张先生就直言“住入简约公屋就如住在半山,很喜欢这里”。

不仅如此,提升民众的获得感也正是当前特区政府施政中所迫切需要的政绩。今年开春以来,香港在股市、楼市、贸易等核心领域都录得了不俗的表现—恒生指数大升25%,领跑全球股市,IPO集资额超千亿港元,跃居全球首位;楼价止跌回升,楼宇买卖合约数量与金额同比大幅增长,多个新盘录得几十倍乃至百倍的超额认购;进出口连续上涨7个月,累积录得双位数的同比增长,而整体的经济也在此带动下连续两个季度取得3%或以上的实质增长。不过,一般民众对整体经济在数字上取得的不俗表现却并没有多大的感受。结业潮未有停息,大量街铺被空置;消费物价指数虽然保持温和,但租金指数已接近历史高位并可能在今年内创下历史新高;更糟糕的是,失业率一路由年初的2.9%攀升至3.8%。这些无疑增加了一般民众对生活的焦虑感,也给政府的施政带来了新的压力。

位处市区牛头角彩兴路“简约公屋”的落成入伙无疑为舒缓政府的这一压力带来了一场“及时雨”。尽管笔者和不少人一样对“简约公屋”这样一种解决香港基层住房需求的权宜之策抱有不同角度的质疑,但对于政府以创新的办法、用不到18个月的时间完成18层高的彩兴路“简约公屋”项目,笔者还是要给政府一个大大的点赞,而“简约公屋”与㓥房、铁皮屋等相比大为改善的居住环境以及高性价比也确实为苦候公屋的基层民众所青睐,并为政府收获了民心。遗憾的是,能够感受到“简约公屋”带来的获得感的民众实在有限。彩兴路“简约公屋”提供的单位数量不到2,300户,加上之前推出的元朗“简约公屋”,累积供应也仅有4,400户,相较于现时约20万宗的公屋申请实在是“杯水车薪”。

“获得感”是最近十年才出现的一个新名词。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指出,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获得感”一词由此迅速流行,当年就成为排名第一的“十大流行语”。“获得感”针对的是一般民众尤其是基层民众,其反映的本质问题就是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如何分好“蛋糕”以让人人有感。

对于当下的特区政府而言,“获得感”显得尤为重要。新一届特区政府就任以来为重振疫后的香港经济做了大量工作:引进企业、引进资本、引进人才、维护金融与贸易中心地位、打造创科与文艺及法律新中心、推动北部都会区大开发等,令香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稳住了阵脚。不过经济转型的阵痛仍影响著香港的各行各业与广大市民,收入增长的停滞、工作前景的不明引发广泛程度的消费降级,北上形成浪潮,两𩠌大行其道。如何改善民生、提升民众获得感就成为特区政府在努力做大“蛋糕”的同时不得不认真考虑、小心应对的问题。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笔者不久前曾先后撰写了两篇文章,提醒政府多从民众获得感的角度制定政策,多在提升民众获得感上花些心思。在《放宽资金来港买楼要慎行》一文中,笔者就建议政府在推进这一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其对香港一般民众尤其是年轻人与处在夹层中的中产阶级的住房需求的影响,不要让本来已不堪重负的楼价变得更加高不可攀。在《少一点开源 多一点节流》一文中,笔者也建议政府暂缓为弥补财政收支缺口而采取的一系列加税提费措施,更多地在压缩财政开支上做文章,以令香港民众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休养生息。

正是基于同样的考量,笔者赞同政府应该在大力引进人才与高素质移民的同时统筹考虑其对本地民众所应享受的教育、医疗等资源的挤压效应,并做出相应的平衡与补救措施,既不能有错不改,更不能因噎废食。同样在引入外劳方面,笔者也希望政府在当前失业率节节攀升的情况下,谨慎处理外劳引入的范围、规模与节奏,以更加精细化的政策来满足劳资双方的不同诉求。对于民建联最近提出的重启租置计划,笔者也是基于同样的考量而大力赞成,因为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是绝大部分香港人最大的获得感,特区政府不应再漠视不理。

获得感源自经济发展。衡量政府施政水平高低的关键,除了看经济是否取得了发展外,也要看更广大的民众是否从经济发展中有获得感。香港回归以来的经验与教训证明,做大“蛋糕”重要,分好“蛋糕”同样重要。提升民众的获得感,有些情况下需要花费公帑,譬如兴建“简约公屋”和“社区客厅”,但更多的情况下并不需要公帑的支出,而是需要精心设计、大公无私的政策。譬如说,以成本价向公屋租户出售公屋就是一项能够巨大提升基层民众获得感的仁政,以成本价向基层民众出售居屋也是一项类似的良政。对于政府而言,只要有了“必须站在人民一边”的立场以及改革的决心,推出这些政策又有什么难度呢?

作者周小稞是紫荆党政策研究院研究员。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