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志远|优化肺炎链球菌疫苗计划 一针方案惠及广大长者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近日,我有幸参与一场由本地大学教授、专科医生、病人组织及社福界代表共同出席的圆桌会议,深入探讨如何优化本港的肺炎预防策略。会上提到,随着流行病学的变化,全球多国已引入新一代肺炎链球菌疫苗,当中包括涵盖更多血清型的20价疫苗。当时我也打趣说:“我只有一‘嫁’(价)太太,但将来可能要20‘价’了!”笑话归笑话,背后反映的却是一个严肃的公共卫生议题。

肺炎是全球第二大致命传染病,而肺炎链球菌正是最常见的致病源之一。根据专家意见,接种疫苗是预防肺炎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长者、婴幼儿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群组,更应及早接种,以减低感染风险。

目前本港政府资助的疫苗计划主要采用15价及23价疫苗的“两针方案”。然而,这种做法不但需时一年完成,亦可能因23价疫苗的免疫机制限制,未能提供持久保护。相反,20价疫苗作为新一代结合疫苗,能一次性提供更广泛的血清型保护,根据国际研究,其保护力比15价高出51%,比13价更高出63%。美国已将其纳入接种建议,并视为首选方案。

香港作为国际城市,理应与时并进。市民生活节奏急促,若能以一针完成接种,自然更具吸引力与实用性。遗憾的是,目前20价疫苗并未纳入政府资助计划,市民若选择此方案,需自费承担。这不仅限制了选择权,更可能令部分基层长者错失更有效的保护。

我认为,政府应急市民所急,重新审视现行疫苗政策。根据今年上半年65岁或以上的感染个案,有超过一成属于20价疫苗涵盖而15价未能涵盖的血清型,这些数据值得疫苗专家委员会重新召开会议,检视是否应将20价疫苗纳入资助选项,甚至取代现行的“两针方案”。

此外,政府亦应加强公众教育。要达致群体免疫,接种率需达七成以上。长者随年龄增长,免疫力自然下降,尤其是居于安老院舍或社区的长者,一旦爆发集体感染,后果堪虞。我们不能等到悲剧发生后才亡羊补牢。

推动疫苗政策改革,并非单纯的医疗问题,而是关乎社会公平与公共健康的长远投资。让我们携手努力,为长者提供更简便、更有效的保护方案,真正做到“健康起点,希望未来”。

作者狄志远是立法会(社会福利界)议员。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