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以色列越境打击多哈 中东保护费时代终结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9月9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发生的定向爆炸袭击,表面上是以色列对哈马斯领导人的精确打击,实质上却暴露了当今世界秩序中最危险的一种共谋关系——美国霸权与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在特殊历史节点下的利益媾和。这起发生在第三国领土上的暗杀行动,不仅违反了国际法基本原则,更预示着中东地区乃至全球秩序将面临深刻的信任危机和权力重构。

内塔尼亚胡的豪赌

表面看,这是以色列对哈马斯高层的“斩首行动”;深层看,这是一场由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主导的政治自救。自2020年因贪腐案被起诉以来,内塔尼亚胡始终处于司法审判的阴影之下。2023年10月7日“阿克萨洪水”行动爆发后,他迅速将国家带入战时状态,借此搁置司法程序,获取无限权力。每一次出庭延期,几乎都与新一轮军事升级同步发生。

当以色列司法系统在7月末宣布不再给内塔尼亚胡延期时,多哈袭击随之发生,再次以“国家安全”为由延缓了司法程序。这一切都表明,战争状态已成为内塔尼亚胡政治生存的关键。作为“战时总理”,他可以获取以色列的一切权力,一旦和平到来,就是他下台之日。与此同时,与利库德集团一道执政的以色列极右翼势力,正希望通过战事合法吞并巴勒斯坦领土,推进“大以色列计划”。个人政治生存与极端民族主义的结合,构成了这场持续战争的内在动力。

美式双标的纵容

美国在此事件中扮演了复杂角色。白宫表示,美军是在以色列对卡塔尔发动袭击“前一刻”才接到通知。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发文称,袭击是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单方面的决定,而不是他的决定。然而,一名以色列高级官员告诉以色列第12频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批准”了以色列在卡塔尔针对哈马斯领导层的袭击。

这种矛盾说法揭示了美国在中东的双重标准。一方面,美国高调宣称维护国际法和人权;另一方面,却公然纵容盟友在第三国领土上实施暗杀行动。这种赤裸裸的双重标准,暴露了帝国主义霸权的本质特征。美国不仅为以色列提供政治保护,更在每次“和平谈判”期间为其补充弹药装备。特朗普甚至不惜动用本土防御的萨德系统填补以色列防空漏洞,形成了“谈判—补给—再战争”的恶性循环。本次多哈轰炸,更是美国允许甚至暗中支持以色列在和谈期间袭击美国自己盟友的首都,暗杀谈判对手,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调停者应有的中立立场,实际上是在为战争火上浇油,也是对自己盟友的背刺。

以色列在美国庇护下,以“国家安全”为盾牌,行劫掠与屠杀之实。加沙地带已被夷为废墟,超过四万人死亡,数十万平民流离失所。即便如此,以色列议会仍通过决议,意图正式吞并约旦河西岸。这不是防御,是赤裸裸的土地掠夺,是二战后最为猖獗的殖民扩张,这些行为完全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

美国保护费的幻灭

多哈袭击事件最深远的影响,是中东各国对美国安全保障承诺的根本性质疑。卡塔尔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友,拥有美制爱国者防空系统,但面对以色列的袭击却毫无反应。这一事实向所有中东国家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无论向美国交多少“保护费”,华盛顿都可能在关键时刻背叛盟友。

这种恐惧绝非杞人忧天。沙特阿拉伯向美国支付了6,000亿美元的“保护费”,卡塔尔计划向OpenAI中东版项目投资2,000亿美元,但这些巨额投资在真正的威胁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当导弹在多哈爆炸时,所有的安全承诺都化为泡影。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袭击发生时哈马斯领导层正在讨论特朗普提出的停火提案。这种在谈判桌上杀人的行为,彻底摧毁了任何政治解决方案的可能性。中东各国将会意识到,在美国主导的“和平进程”中,他们随时可能成为牺牲品。

中国和平发展之可贵

多哈袭击事件表明,世界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动荡期。“80年后的今天,世界变乱交织,丛林法则擡头、战火硝烟频仍,人类再次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这句九三阅兵解说词,如今更显深刻。 中东乱局正是这一变局的缩影。

与美国的帝国主义路径不同,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立场是明确而坚定的:在感情上同情、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斗争,坚决反对帝国主义霸权和一切屠杀无辜民众的卑劣行径。中国既讲道义,也讲利益。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任何国家都不应该为了利益而泯灭良心。否则必将重蹈帝国主义的覆辙。这种将道义与利益相平衡的外交理念,正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赢得尊重的关键。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九三阅兵讲话中所强调的:“历史警示人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多哈袭击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当前世界秩序深刻变化的一个缩影。它提醒我们,在“丛林法则”重新擡头的时代,人类必须在弱肉强食的黑暗与和平正义的光明之间做出选择。这个选择,将决定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历史的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作者刘畅博士是“香港新方向”总召集人。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