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中美元首通电话 中方掌控中美关系节奏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龙子明

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一个微妙而关键的转折点。中国领导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最新通话,不仅就TikTok出售、峰会安排及特朗普明年初访华达成共识,更深层地揭示了中方在中美互动中所掌握的节奏与主导权。这场通话不只是一次外交互动,更是一场战略博弈的缩影,反映出中国在全球格局中日益增强的自信与从容。

TikTok问题成为此次通话的焦点之一。美方以“不卖就禁”的强硬姿态,试图迫使“字节跳动”出售其美国业务,甚至企图染指TikTok的核心演算法技术。然而,中方明确表态,尊重企业意愿,坚决反对任何损害中国国家安全与利益的交易。

中方与美方达成的是“共识”而非“协议”,意味着交易仍处于框架性讨论阶段。TikTok的演算法作为核心技术,被视为不可出售的战略资产;若美方在细节上加入“霸王条款”,中方保留否决权,最终审批仍掌握在中国手中。这一立场不仅彰显中国在“数字主权”上的坚定,也对美国提出了深刻反讽:美国一方面高举“自由市场”旗帜,另一方面却试图强抢中企资产,暴露出其制度的“双重标准”

此次通话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中美关系未来走向提供战略指引。特朗普急于推动“大交易”,希望借此挽回面子、收割利益,并在选举中加分。然而,中方并未随之起舞,而是坚持“徐徐而行”的节奏。这种节奏的掌控,反映出中国在外交上已不再被动,而是以自身利益为核心,主动设计互动框架。

特朗普之所以急于推动中美协议,背后有三重动机——

挽回面子:自提出“全球关税解放日”以来,唯有中国敢于硬抗,并成功逼退美方,媒体甚至嘲笑特朗普为“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特朗普总是临阵退缩),使其急需透过协议挽回形象。

收割利益:欧盟被迫购买美国能源与投资数千亿美元,特朗普自然希望中国也“进贡”万亿美元利益,借此纾解美国农业与科技产业的困境;中国停止购买美国大豆、限制稀土出口,对美方造成实质压力,特朗普希望中方重新开放市场,以解燃眉之急。

遏制中国:特朗普从未放弃遏制中国的战略目标:经济上,不容中国GDP超越美国;外交上,反对中国组建“反美联盟”;军事上,不容中国威胁美国国安。

这些行动表明,中美关系的本质仍是“以斗为主”,合作只是策略性手段。

面对美方的急切与施压,中方选择“虚与委蛇”,以时间换空间,争取战略主动。中国制造业占全球三成半,科研投入持续增加。在人工智慧、太空科技、生物制药等领域快速追近美国。在新能源、电动车、电池、造船等领域已领先美国,甚至在高端芯片领域,中国也取得突破:阿里巴巴研发AI芯片性能媲美辉达H20;华为升腾系列芯片有望追上辉达最强产品;中芯测试首部国产光刻机,挑战西方技术封锁。

这些进展让中方更有底气在谈判中坚守原则,不必屈膝求和。因为在中美关系上,特朗普急,而中国领导人不急。这种从容与坚定,正是中国外交新格局的体现。

所以说,中美关系的未来,由中国节奏决定。中美元首通电话,虽然特朗普展现出一定程度的合作意愿,但更深层的讯息是:中国已不再被动接受美方安排,而是以自身利益为核心,主导中美互动的节奏与方向。TikTok问题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博弈在于制度、科技、产业与全球秩序的重塑。中国的战略耐心与自信,将成为未来中美关系的关键变数。这场持久战中,唯有坚守原则、厚积薄发,方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龙子明是香港青年交流促进联会创会主席兼永远会长。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香港01保留文章最终编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