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霸道特朗普 “落”奖不出奇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陈文坪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10月10日宣布,将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Nobel Peace Prize)授予委内瑞拉反对派女领袖和民主活跃人士马查多(Maria Corina Machado)。而多日来公开邀奖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却没能成功。其实,这并不令人意外。

特朗普自称是“和平”倡议者,任内至今没有发动侵略战争,上台后已结束了八场战争。他近日接受《法新社》访问时就再次说:“历史上没有人能在九个月内解决八场战争。因此,他应该获颁诺贝尔和平奖。”夸夸其谈的他,真的如此吗?

特朗普上台后所推行的一些的政策,堪比“侵略战争”的破坏性而有过之而无不及。如破坏了“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他一上台就签署政令退出《巴黎气候协定》、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前不久,向全世界征收对等关税。对中东政策,更是助长以色列的滥杀无辜,而自身却当作视而不见。特朗普的所作所为真的关心国际社会吗?真心热爱和平吗?

9月5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美国“国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更名为“战争部”(Department of War)。他称此举向全世界传递“胜利信息”,“展现美国的实力和决心”,回归到美国“觉醒”风潮盛行之前的时代。可见,他是一位“好战”总统,变本加厉地让本是“国防”政策走向“战争”边界。

特朗普将国防部更名战争部,无疑是强权、霸权的显露。正如战争部长赫格塞斯在签署仪式上说,这次更名重点在于“重回正轨”。他说:“我们要进攻,不仅是防守。我们要追求最大杀伤力,不是不温不火的合法性。我们要追求暴力效果,非政治正确。”

虽然“战争部”是美国在1940年代使用过的名称,但早在1949年就更名为国防部,至今已有76年历史。现在又改回“战争部”,本应以防御、防务为主旋律,变成了以战争侵略为战务策略。这不是在走回老路吗?更与特朗普自称“和平倡议者” 的“和平”格格不入。

6月20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列举他自认为在两任总统任期内协助化解的一系列国际冲突,并留言:“无论我怎么做,都不会得到诺贝尔和平奖。”可见,特朗普非常觊觎这一可为自己加冕的名就功成的荣耀。

4月,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恐袭;5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在边境地区爆发军事冲突。经过四天交火,巴国空军基地被炸,印度多架战机被毁,双方损失惨重。然而,在美国强力斡旋下,特朗普出人意料地在5月10日宣布印巴同意停火,愿通过谈判解决危机。正因如此,巴基斯坦宣布提名特朗普角逐今年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近期居中斡旋,协助化解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的危机,避免南亚爆发大冲突。

7月,泰国、柬埔寨边界又发生军事冲突,为期五天的边境冲突造成至少43人丧命,超过30万人被迫撤离家园,泰国更出动美制F35战机轰炸柬国军事基地。眼看战火越演越烈,特朗普利用关税谈判向两国领导人施压,要求立即停火,否则,关税就没得谈。妨于美国是最大出口市场,泰柬双方只能偃旗息鼓。柬埔寨政府也提名美国总统特朗普,角逐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在成功推动柬泰停火、化解边境冲突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

同样在7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美时说,他已提名特朗普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并将写给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的信,亲自交给特朗普。据媒体报道,特朗普也已亲自打电话给挪威诺贝尔奖评委会,向委员会“索取”和平奖。

诺贝尔和平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诺贝尔于1896年逝世后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旨在表彰为促进民族国家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军备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每年10月,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就会选出并公布诺贝尔和平奖的年度得主。

如果以此设立的条件来看,特朗普是可以获颁和平奖的。毕竟他“化解”了多场冲突。但是,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总统,他的行为却是一手喊停“冲突”,另一手却制造“冲突”、支持冲突、甚至参与冲突。

中东地区的以哈冲突以来,以色列不断狂轰滥炸加沙地区,把医院、民房、建筑物、联合国设施夷为废墟,在人道食物分发点射杀人群。作为美国总统的特朗普,此时发出什么声音?在联合国谴责以色列的动议上,又是谁一票否决动议?在国际人道救济品要进入加沙被阻后,各国呼吁以色列开放口岸,美国联大代表、美国政府、特朗普总统说了什么?

早前,以色列战机入侵伊朗,轰炸伊朗军事设施。那时,美伊谈判还在进行中。但特朗普不是喊停,反而是派出战机万里迢迢从美国的阿拉斯加空军基地飞越多国领空轰炸伊朗的核设施,还向国际社会炫耀美国的战机与飞行员是全世界“独一无二”、无可媲美的。

特朗普在处理国际事务时,总是已自身利益优先为前提,甚至“破坏”现有的国际秩序;在处理冲突时,不是一以贯之,而是双重标准;国防从防御原则,改为启战策略;诺奖若颁发给他,等同削弱了“和平奖”的真正意义。

正如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表明,“和平奖”评选的最终决定完全取决于候选人的具体贡献,以及是否能贯彻诺贝尔的遗志。

诺奖委员会说得好,今年和平奖得奖者马查多,她为委内瑞拉人民争取民主权利而不懈努力,并为实现从独裁统治到民主的公正与和平过渡而奋斗。

这才是诺贝尔和平奖的意义。而不是“好战”总统,霸权姿态这种华而不实的表现。

作者陈文坪是新加坡时事评论人,关注新加坡、马来西亚、中港台等地的政治时事和经济民生。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附上作者真实姓名、自我简介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香港01保留最终编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