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头角开放第2期|电子禁区许可证审批 本月起缩减至两个工作天

撰文: 萧通
出版:更新:

为配合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因应沙头角属本港仅余位处边境禁区的乡镇,具历史意义和特色并有潜力作康乐及旅游发展,保安局去年1月展开“第二期沙头角开放计划”,扩大开放范围至整个沙头角禁区(中英街除外)。保安局向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提交文件称,为方便日渐增加的旅客,警方致力优化电子禁区许可证的申请流程,9月起加快审批时间,在收齐所需文件后,绝大部份申请的完成审批时间,由原本三个工作日缩减至两个工作日。

沙头角于去年元旦(1日)开放除中英街外整个沙头角边境禁区。(欧嘉乐摄)

保安局在文件中提到,“第二期沙头角开放计划”成功推动沙头角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每日旅游限额已由此前的1,000人逐步提升至现时3,000人。自2024年1月实施以来,已有约230,000人次以旅客身份申请禁区许可证进入沙头角。

一般而言,秋冬游人较多,有节日及特别活动的月份也更吸引游人,例如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期间,“设计#香港地”创意旅游项目延伸至沙头角,期间月均有超过13,000人次以旅客身份申请禁区许可证。

保安局表示,局方联同相关政策局和部门一直密切留意“第二期沙头角开放计划”的实施情况,计划实施至今运作畅顺,并取得旅游业界、旅客和居民十分正面的回应。保安局会与各相关持份者保持紧密联系,有序推展计划,包括考虑在确保边境保安的同时,可否进一步放宽旅客申请禁区许可证的名额,局方也会研究开放余下边境禁区的可行性。

沙头角于去年元旦(1日)开放除中英街外整个沙头角边境禁区。(欧嘉乐摄)

此外,局方持续鼓励居民使用“无感通道”,使用率由去年年初的46%,持续上升至现时的64%,增幅接近20个百份点。局方也持续改善“无感通道”的运作,透过数据分析、影像技术调节,让人面辨识系统不断学习和增加记忆,把其成功识别比率由2025年1月的97.5%,提升至2025年7月的约99.5%。局方表示,将研究应用相关技术于其他通道/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