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马会薄扶林公众骑术学校重建后重开 增设全天候室内沙圈

撰文: 韦景全
出版:更新:

赛马会薄扶林公众骑术学校经过全面重建工程后重开,周四(16日)举行开幕典礼。学校换上全新面貌的骑校,马房扩充,并增设全天候室内沙圈等设施,马会表示可为公众带来更优质的学习环境,进一步推动马术运动发展,并为有需要的伤健人士提供策骑治疗。

马会薄扶林公众骑术学校始建于1978年,重建工程后于9月起试运。(马会提供图片)
马会薄扶林公众骑术学校新建的全天候室内沙圈,可供公众人士、专业骑手及伤健骑手进行策骑训练。(马会提供图片)
马会薄扶林公众骑术学校新建的全天候室内沙圈,可供公众人士、专业骑手及伤健骑手进行策骑训练。(马会提供图片)

马会管理及营运三间公众骑术学校,每年合共服务约6万人次。其中,薄扶林公众骑术学校始建于1978年,由马会捐款支持营运,为大众提供接触马匹及马术运动的机会。学校于2022年展开全面重建工程,并获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款3.75亿元支持。

全新的马房共设有38个马格,配备空调系统。(马会提供图片)
主礼嘉宝参观马会薄扶林公众骑术学校新设施。(马会提供图片)
主礼嘉宝参观马会薄扶林公众骑术学校新设施。(马会提供图片)
主礼嘉宝参观马会薄扶林公众骑术学校新设施。(马会提供图片)

马会表示,薄扶林公众骑术学校重建后设施优化,包括:马房扩充至38个马格,增设全天候室内沙圈、模拟马匹等,令人马免受天气影响,课堂安排更具弹性;学校活动亦更趋多元化,新增马房参观等,让更多公众有机会认识马匹。

重建工程同时加强骑术学校的无障碍及安全设计,以进一步支持学校为残疾人骑手,包括香港伤健策骑协会的学员提供骑术训练、作策骑治疗之用。与其他马会公众骑术学校一样,部分“香港赛马会退役赛驹骏展新生计划”下的马匹,亦获调配到薄扶林公众骑术学校,在策骑课堂中使用,协助牠们展开“第二职业”。

出席开幕典礼的主礼嘉宾来宾及骑术学校人员合照(马会提供图片)
(左起 )伤健策骑协会主席杨存洲、马会行政总裁应家柏、署理劳工及福利局常任秘书长陈伟伟、马会主席廖长江、伤健协会主席何永煊及残疾人奥运香港马术运动员谢佩婷,出席香港赛马会薄扶林公众骑术学校开幕典礼。(马会提供图片)

马会及马会公众骑术学校有限公司主席廖长江于典礼致辞时表示,薄扶林公众骑术学校重建后,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现代化的学习环境,让更多市民接触马匹、学习骑术,进一步普及马术运动,从中发掘具潜质的青年骑手,培育他们成为马术精英。

署理劳工及福利局常任秘书长陈伟伟、廖长江、赛马会行政总裁及公众骑术学校董事应家柏、香港伤健策骑协会主席杨存洲和香港伤健协会主席何永煊教授,以及代表香港出战四届残疾人奥运会的马术运动员谢佩婷,都有出席今日典礼。

马会及公众骑术学校有限公司主席廖长江在薄扶林公众骑术学校“拉头马”。(马会提供图片)
马会及公众骑术学校有限公司主席廖长江表示,马会薄扶林公众骑术学校重建后,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现代化的学习环境,进一步推广马术运动。(马会提供图片)

马会一直致力推动马术运动发展,包括成立公众骑术学校,及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成立马会马术队,培育香港精英骑手。于2016年,马会与中国香港马术总会合作,成立“香港马术精英计划”,为骑手提供马术专才指导和全方位的专业团队支援服务;计划于2017年扩展至残疾人马术骑手。马会亦与马术总会及香港体育学院合作于2019年推出“香港赛马会青少年马术发展计划”,培育未来人才;计划于2022年进一步扩展,成立马会青少年马术队(内地),以支援驻内地有潜质的香港年轻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