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要纪念抗日战争

撰文: 应濯
出版:更新:

9月3日,中国政府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其中一个重点活动是阅兵。这将是今年以来中国一系列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的高潮。据估计,随着中国工业、科技的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完成,本次阅兵将会让世人看到中国军事科技的进步。

和平与发展是今天世界的两个重要理念,中国已经保持数十年的和平与稳定。相信许多人会有疑问,为何在承平已久的当今时代,中国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简单地说,至少有三个主要理由。第一,是为了牢记历史教训,纪念先辈们的巨大付出和牺牲,是为了重申正义与和平的理念。日本侵华战争是现代中国历史上的空前浩劫,超过3500万人伤亡,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国家现代化进程遭受重创。

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资料图片)

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被殖民主义、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严重困扰,弱肉强食的野蛮逻辑甚嚣尘上。94年前的9月18日,觊觎中国已久的日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给中国人带来深重的苦难。88年前的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打响,中国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937年8月,极其惨烈、血腥的淞沪会战打响,为了反抗武器装备先进的日军侵略,中国军民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血腥惨烈而又荡气回肠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正是发生在淞沪会战期间。

再之后,惨绝人寰、罄竹难书的南京大屠杀和中国军民坚持反抗侵略的平型关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保卫战、枣宜会战、百团大战、常德战役,既一再证明日本侵华战争的野蛮、凶残、邪恶、反人类,又让世人看到中国军民在灾难中的不屈意志。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创和超过3500万人伤亡,是日本侵华战争带给中国的空前浩劫。正如犹太人不会忘记在二战中遭受的苦难,中国人同样不会忘记日本侵华战争带来的苦难。纪念抗日战争既是对整个民族苦难的同情和告慰,又是在表达反对侵略战争和维护正义、和平的理念。无论何时,一个良知未泯的人,都不应该为侵略战争、法西斯主义叫好,都不应该否认基本历史是非、置民族浩劫于不顾。

淞沪会战期间的四行仓库保卫战,被改编成电影《八佰》。(《八佰》剧照)

第二,抗日战争空前激发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空前激励中国人团结协作和自立自强。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欧洲,常年的冲突和战争让欧洲产生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自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来,传统中国开始遭受任人宰割的命运,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们开始救亡图存。然而在很长时间内,中国大众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尚未被唤醒。直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在面临亡国灭种风险的危急关头,中国人的民族意识、爱国情怀被空前激发出来。

某种程度上讲,尽管传统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传统、文明抱负和大一统传统,但中国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的塑造离不开抗日战争。空前的存亡危机空前激励中国人团结协作和自立自强精神,让一个饱受苦难折磨的文明古国在现代世界获得新生。

抗日战争的教训警醒中国人,维护正义与和平既离不开坚守道义立场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又离不开强大的实力。1945年中国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1949年新中国建立,1978年中国启动改革开放,走上崛起之路。

日本在1931年至1945年的侵华战争给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造成极其深重的灾难,但经过数代中国人的励精图治,早已时移世易,2024年中国GDP是日本GDP的4倍以上。虽然日本人均GDP依旧明显高于中国,日本在许多方面的经验和科技仍值得学习,但中国综合实力早已明显超过日本,中国有强大实力去维护本国的安全与和平。在此之际,通过纪念抗日战争,是对先辈们的告慰,是在重申民族独立、自立自强的意义。

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抵抗。(VCG)

第三,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历史依据,是中国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体现。中国抗日战争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欧洲反法西斯战争一样,都是人类维护和平的重要构成。

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相比于对侵略战争、反人类罪行有较多反思的德国,日本对侵略战争、反人类罪行的反思较少,甚至经常会刻意淡化、回避历史责任。这样的结果是西方社会十分了解当年德国、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带来的苦难,会对犹太人的悲惨遭遇记忆犹新,却对当年日本的军国主义、中国人苦难了解不多。这样的现实显然是不公平的,是不符合历史真相。正因这样,中国纪念抗日战争有利于增进世界对日本侵华战争、日本军国主义的认识,有利于维护基本历史是非。

日本侵华战争以极其惨重、血腥的教训说明一个朴素的道理:“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和平来之不易,维护和平应该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责任,但维护和平不能只是空喊口号,不能只有同情,而应该有实力作为后盾。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纪念抗日战争,中国社会既是为了尊重历史,为了告慰先人,为了自立自强,又应该是为了吸取日本侵华的狭隘民族主义和弱肉强食逻辑的教训,为今天依旧充满地缘博弈和冲突的世界注入和平、发展、正义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