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镇鸡排哥金句频出爆红:素人网红这次能火多久?
“炸不到位,我是无法原谅我自己的”“你可以拒绝我,但是请你不要拒绝美味”。中国江西“千年瓷都”景德镇市一名炸鸡排三轮车摊主,凭借幽默口才和真诚服务态度,加上时刻爆出无厘头金句,
近期深受中国网民喜爱,瞬间爆红成为中国网红,被外界称为“鸡排哥”,网上大红三天日增粉丝19万,风头一时无两。
鸡排哥的档口成了今年十一黄金周全中国最火热的打卡地标之一,带动当地酒店价格涨三倍,景德镇文旅局迅速反应,已正式聘任鸡排哥为“景德镇文旅推介官”。
鸡排哥走红除了鸡排本身便宜美味外,还因他善于和顾客幽默互动,被网民形容是“脱口秀鸡排”,高呼“6元(人民币,下同)的鸡排卖出了60元的情绪价值,600元的服务体验”。
不过,人红是非多。面对数小时长龙供不应求,有网民表示鸡排哥明显很疲惫,感觉他“累到没有情绪价值”。鸡排哥还能红多久?能否打破网红魔咒?鸡排哥站上流量巅峰后,能否持续为景德镇拉动文旅热度,也开始成为中国舆论的关注点。
“鸡排哥”奠定流量江湖名号
鸡排哥本名李俊永,今年48岁,江西南昌人,已在景德镇生活42年。他在景德镇第五中学附近摆摊卖炸鸡排九年,因价格亲民味美,出摊时间稳定,鸡排不涨价,学生便宜一元,俘获当地市民和和学生喜爱,每天按时光顾,加上风趣幽默的脱口秀式销售风格,上月更在网上解锁流量密码。
鸡排哥的走红始于一段视频。镜头里,一个皮肤黝黑、身材瘦小的中年男子,熟练且忙碌地翻著油锅里的鸡排,一边同排队的学生开玩笑道:“你们别把青春耗在等鸡排上,但我的鸡排值得等。”一群学生则围著油锅摊排队,一边说笑起哄,一边等待,满屏扑面而来的烟火气。
鸡排哥9月23日开通社交媒体账号,短短几日粉丝数已涨到70万。网民过去数日则从全国各地涌入景德镇,争相光顾鸡排哥和打卡,导致他的摊位前人满为患,队伍足有百米长。官方还为此成立城管四人组,专为鸡排哥维持现场秩序。
尽管人潮络绎不绝,鸡排哥仍边炸鸡排边直播,口中还不时询问顾客口味、协调排队秩序,动作井然有序,人多不乱。“先做你的,做完你的做他的,我心里有数,这种场面我还是在控制”,对食客先来后到的顺序记得分毫不差,是这名摊贩的金句之一。
网民盛赞鸡排哥专业度堪称“鸡排主理人”,调侃称“6元鸡排讲出了6亿的气魄”。中国各行各业打工人还对鸡排哥进行二次创作,将其形象嵌入自己的工作场合中,被称为“打工人最强嘴替”。
中国各行各业打工人还对鸡排哥进行二次创作,将其形象嵌入自己的工作场合中,被称为“打工人最强嘴替”。
鸡排哥对待妻子的珍惜和尊重,也是网民喜爱他的原因之一。他曾多次提到自己的爆火离不开妻子的辛勤付出:“我人生最大的成功是选对了老婆。她品性好、性格好,对别人真诚友善,非常勤奋,为家庭付出很多”。
随著慕名而来的食客越来越多,为免排了队的消费者失望,鸡排哥实施限购令,限购数量由每人五份,减至三份,到目前只能买两份,不搞饥饿营销。鸡排哥表示:“让大家不用白跑,比啥营销都强。”
实际上,鸡排哥已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目前妻子“鸡排嫂”、母亲“鸡排奶奶”、妹妹“鸡排妹”和“鸡排舅”等一众亲属也加入其中。“鸡排家族”统一身著专属T恤,正面印著自己的卡通形象和鸡排哥三个大字,背面则印著“景德镇欢迎你”。
摊位周边的摊贩生意也跟著被带火,有商户感谢鸡排哥带来客流量,称因为鸡排哥自己的营业额破纪录 ,比平日多赚1000多元。
鸡排哥摊位两公里内的多家酒店、民宿,中国国庆假期期间更是一房难求,价格上涨两三倍,原价200元左右的房间,价格变为800元左右,且大部分房间已预定一空。旅游应用“去哪儿”数据显示,景德镇酒店10月1日入住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0%,增幅高于去年。
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看看新闻10月2日引述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分析,鸡排哥的爆火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当预制菜与连锁店盛行时,他坚持现做现卖、限购公平,用幽默传递情绪的小摊贩,成了城市烟火的精神地标。当顾客纠结买不买,他一句”别亏待自己的肚子”,像朋友般唠嗑,说到了人们心坎里。
预制菜问题上月受到中国舆论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业者、网红罗永浩9月10日一条吐槽西北菜连锁餐厅西贝的微博,称“西贝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昂贵”,引爆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骂战,持续五天后以西贝发道歉信、罗永浩决定放弃追究西贝告一段落。
但由此引发的关于预制菜、消费者知情权和企业公关的全民讨论,仍在持续发酵。西贝10月1日开始在全中国范围大降价,这轮调价力度罕见,幅度达20%至40%。
澎湃新闻新闻当天发评论,把降价的西贝与出圈的鸡排哥作对比,批评西贝没有真诚面对消费者的问题。如果到这时候,还不愿意俯下身子,像鸡排哥一样倾听消费者的心声和需求,那光靠降价,可能也无法立刻扭转乾坤。
评论指鸡排哥从来“不玩虚的”,令很多人会心一笑的幽默感背后,其实是他给顾客带来的情绪满足,他对顾客期待的深刻理解,还有他虽然手忙脚乱但非常严肃、认真的服务态度。
人红是非多
尽管如此,鸡排哥走红后,各种自媒体博主“蹭流量”、“黄牛”破坏秩序等问题也纷至沓来。
目前“鸡排哥”每天出摊,都要面对近几十个镜头的围追堵截,一名黑衣男子9月29日还当众扯拽鸡排哥衣服,要求他站上矿泉水箱演讲。网络视频显示,鸡排哥当时以“不安全”“尊重饮用水”为由多次明确拒绝,并后退躲避,但男子仍不依不饶持续拉扯,最终在工作人员劝阻下,才让鸡排哥解困。
一名黑衣男子9月29日还当众扯拽鸡排哥(左)衣服,要求他站上矿泉水箱演讲。(互联网)
也有人开始冒充鸡排哥的父亲卖鸡排。鸡排哥10月2日回应称父亲和岳父已故多年,不要冒犯老人家,呼吁消费者不要上当受骗。
也有网民察觉“鸡排哥”明显很疲惫,感觉他“累到没有情绪价值”。《新京报》引述景德镇市文旅局工作人员表示,国庆期间“鸡排哥”为了游客加班加点,当地经常建议他多注意休息。
鸡排哥目前的工作强度显然不可持续。鸡排嫂告诉《南方都市报》,他们现在每天早上六点多起来准备,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一两点,甚至两三点才休息,一天只休息三四小时。
另有顾客发现鸡排哥使用非转基因大豆油炸鸡,质疑“大豆油不适合高温反复油炸”。鸡排哥10月2日营业前则是先晒出检验报告,承诺保证食品安全。
尽管供不应求,鸡排家族称还是坚持品质,每天出摊前都在家里把当天的鸡肉备好,拒绝预制。
中国舆论10月2日开始也出现“鸡排哥难救景德镇”的评论,指与曾风靡一时的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一样,网红热点难转化成长效旅游收益和产业升级。过度营销放大城市短板,也容易引发游客体验落差和口碑反噬。
自媒体“旅界”撰文以淄博为例指出,游客看重的是真诚,而不是被官方包装过度的营销,鸡排哥的故事很有趣,但景德镇用力过猛却有些危险,可能削弱原汁原味的烟火气。
文章指出,短期热度带来的流量,并不等于可持续的消费。城市真正要解决的是交通是否顺畅,环境是否干净,住宿是否舒适,若这些底层条件没有改善,再大的流量也只是昙花一现。此外,网络热点可吸引全国的目光,但同时也放大所有的瑕疵。人太多、秩序差、价格高,都会被镜头实时记录,再通过短视频和社交平台迅速扩散。
文章认为,流量能点亮一盏灯,但要从网红到长红,还得靠城市底盘效应。
鸡排哥的窜红,再次凸显互联网时代情绪价值成为稀缺物,众多网民不断疯狂涌向一个鲜活的人,汲取他的生命力,来弥补空虚的社会现象。
至于鸡排哥流量狂欢、景德镇文旅看俏是否可持续,要长久站在流量巅峰是不可能的,但要做到不昙花一现,不很快被遗忘,鸡排哥如果能坚持经营理念,长期自然地与顾客打交道,说不定会有机会。
以鸡排哥自己的话说:“我不在乎这三天五天是否赚到钱,我要的是细水长流,网络流量一类的东西,它掉或者不掉,反正我自己不会去特意思考。”他认为,人多的时候努力去做,人少的时候也是跟日常工作一样的,“这里就是我的舞台,你到这里就是看我表演”。
本文获《联合早报》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