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背后:台湾不能走“老路”更不能走“邪路”
国民党主席选举结果揭晓,郑丽文以过半得票率胜出,成为新一任国民党主席,也是继洪秀柱之后第二位女性党主席。这次选举因为发生在赖清德当选台湾总统后两岸关系高度紧张、中美关系也剧烈变化的敏感时刻,而国民党又刚刚闯过“大罢免”的生死关,其在台湾的政治价值与前途命运格外扑朔迷离,所以竞争特别激烈,备受关注。
这次大选的最终角逐主要发生在郝龙斌和郑丽文之间。郑丽文具有跨党派背景,参与过台湾野百合运动,一开始加入的是民进党,后来和民进党决裂加入国民党,当选过立法委员并在马英九任内出任过行政院发言人。和郝龙斌这个老派、沉闷、没有任何个性特色的传统国民党政治人物相比,郑丽文不仅更年轻,更有斗志,更有街头运动和选战经验,而且身上的年轻世代标签更明显,也因此她得到了国民党党员尤其年轻世代的普遍支持,不仅网络声量始终领先,在最终投票中也大幅胜出。选择郑丽文这样一个相对年轻的非传统政治人物出任党主席,不仅反映出年轻世代国民党人,对郝龙斌所代表的一代国民党人无所作为、庸碌无能的反感与排斥,反映出大家不想再看到国民党在老路上“匆匆忙忙连滚带爬”的狼狈,更反映出大家想改掉国民党身上的那些新老毛病的共同愿望。国民党党员这次用网络声音和选票,非常清晰的表达这样一股希望改变的集体意愿。
除了改变的意愿,还有危机从内在的驱动。自马英九执政以来,更早甚至可以追溯到陈水扁在李登辉支持下当选首任民进党籍总统开始,在和民进党的政治路线斗争与选战上,国民党的表现都非常糟糕。马英九任内八年,两岸关系虽然和平,创造了两岸分治以来最温暖的一段时日,但无论在推动两岸政治谈判,还是国民党及台湾内部政治与主流意识重塑上,包括在经济上,国民党都乏善可陈。马英九本人最后更是以“九趴总统”的超低声望草草离任,被不少论者认为是国民党在台湾再次丢掉政权的最大罪人。此后,在蔡英文任内,国民党党产几乎被查抄一空,一度窘迫到需要向郭台铭等商业大佬借钱维持运转的地步。到2024年台湾大选,国民党甚至连作为一个独立政党与民进党抗衡的能力都已经失去,被柯文哲卡著脖子勒索和羞辱,导致最后蓝白合作破局,赖清德登上总统大位。赖清德上任后,对国民党又挥起屠刀,在继续追查党产,把国民党打成台湾“政治反动派”的同时,又发起“大罢免”行动,试图给国民党以致命一击。沿著这样的轨迹不难预判,三年后如果再大选,国民党会狼狈成什么样子。
国民党的无能与腐败,不止表现在最前线的政党政治和选战层面,更表现在其糟糕的政治文化上。国民党一直是一个分裂的政党,这个党从建立那一天起好像就没有团结过。在大陆失去政权,在台湾又失去政权,不团结始终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不团结的另一面表现在利益面前的无耻争夺,一发现有利益机会,各派都蜂拥而上争夺,而一旦发现无机会无利益可得,就全部退缩。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一度在民进党的压力下,竟无一人是男儿,无人敢代表国民党参选总统,只有洪秀柱挺身而出最后还被换下。再就是,国民党的核心论述自台湾民主化后就被一点点蚕食,作为国民党最核心竞争力的两岸论述,如“两岸一中”、“九二共识”等被民进党长期污名化,国民党不仅毫无反制能力,反而还在一些“蓝皮绿骨”的本土派裹挟下跟著民进党的指挥棒起舞,连“两岸一中”、“九二共识”、“中国人”的身份定位都成了说不出口的忌讳。民进党固然因为长期执政也开始傲慢和腐败,支持度在流失,但国民党的情况反而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更脆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民党还不能重塑自己,早晚是死路一条。
更糟糕的是,两岸与国际形势都在发生历史性变化。在两岸关系上,不仅台独这条邪路是死路,幻想继续在美国羽翼庇护下与中国大陆对抗,以“和平”之名对抗两岸关系重塑也越来越走不通了。而国民党在“倚美”心理上,和民进党等台独政党并无本质区别。传统国民党仍然把美国当成靠山,希望借助美国的力量在军事与政治上对抗中国大陆“维持现状”,以拖待变,其和民进党的差异只有“暗独”和“明独”之分而已。从这次在竞选期间的演讲可以看出来,郑丽文是比较有国际视野、比较务实的年轻一代国民党人。她可以看到形势的变化,并且在努力为国民党、为台湾寻找出路。
国民党这些年的连滚带爬的狼狈表现,让不少国民党人感到了空前危机,尤其年轻世代认识到,国民党决不能再浑浑噩噩,不能再走之前的老路,需要选一位不一样的党主席来带领国民党走出危机,郑丽文为国民党提供了这样一个选择。选择郑丽文,代表了对国民党“老路”的决裂。虽然现在判断郑丽文能不能重塑国民党、能不能带领国民党走出困境为时还早,但至少她提供了一种走出老路的可能,可以让大家看到改变的希望。
和国民党必须决裂的“老路”相比,另一条必须决裂之路是民进党等台独政党所代表的新两国论“邪路”。
“新两国论”是赖清德当选总统后提出的论述,是比李登辉“两国论”更激进的论述。其危险在于,它不仅提出了台独的主张,而且为如何实现台独描画出了比李登辉版“两国论”更明确的路径。而如果沿著这条路径往下走,在已经丕变的国际局势及两岸情势下,必定会给台湾带来灭顶之灾,给两岸中国人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
郑丽文参加的选举虽然是国民党的党主席选举,但是她在选战期间对赖清德“新两国论”的讨伐,对“台独是死路”的呼喊却一点都不含糊。在这些年“一个中国”、“九二共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台湾也是中国人”等论述已经被民进党等台独污名化,甚至连一些国民党政治人物都担心说出口会影响到政治支持的情况下,郑丽文在选战中不仅直言不讳喊出了这些观点,而且围绕这些决定两岸关系基础的表述进行了详尽论述。
在回复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电文中,郑丽文又进一步明确说到“海峡两岸于1992年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两党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诸多历史性成就。两岸同为炎黄子孙、同属中华民族,两党应在既有基础上,强化两岸交流合作、促进台海和平稳定,为两岸人民谋取最大福祉,为民族复兴开辟宏伟前程。”这些表述都非常清晰的表明了郑丽文在两岸关系上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
尽管郑丽文代表不了民进党等台独政党内的部分所谓“民意”,但作为网络声量和得票率远超竞争对手的国民党党主席,如果台湾年轻人普遍视“一个中国”、“九二共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台湾也是中国人”为洪水猛兽,普遍是赖清德“新两国论”和台独路线的支持者,单凭跨党派和年轻这一条,我们很难想象,她会有那么高的网络声浪和得票率。形势比人强,国民党人、台湾人并不都是坐井观天之辈,形势变化让越来越多的国民党人开始重新思考该党的政策与未来出路,让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开始认识到情势如今已于历史大不同。
所以,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赖清德“新两国论”的破产,说明即便是自我意识更强的台湾年轻人,也不愿走“新两国论”的邪路。
两件最近发生在台湾政坛的大事也能反映出台湾人对民进党台独邪路的质疑心态。一是赖清德发动的“大罢免”行动无一成功,反而成为一场政治闹剧,反噬到民进党和赖清德的支持率。二是作为“台独金孙”和“务实台独工作者”的赖清德,实质上是拜“蓝白合”所赐,才以40.05%的得票率当选总统。政党得票率更是只有36.16%。这是令人汗颜的抄底得票率,可以清晰反映台湾民意。这两个事件,再加上郑丽文此番高票当选国民党党主席,可以反映出新形势下台湾民意正在发生的变化。
不管这种变化是迫于形势发生的变化,还是自我价值认同转变发生的变化,都说明台湾人并不想走“新两国论”的邪路,说明“新两国论”这条邪路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