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铺路让孩子“学习理财”?3大方法入手 可先开设“证券户口”
身为妈妈的妳,有帮孩子规划理财甚至投资计划吗?还是只是稳稳的领薪水,或是每个月扣除开支后,再将剩下的钱存进银行里而已?如果你还是这样进行存钱的话,那你就必须学会以下三招理财魔法。
钱占据了人生中多重要的角色,尤其家庭中最重要的规划就是“理财”,就像台湾理财专家陈重铭提醒说的,人生总世事难料,提前准备准没错!
为孩子,开始“理财”
想要理财,就要先清楚了解“理财”是甚么。存钱是理财吗?投资是理财吗?可以说正确,但又不完全正确的答案,正确的理财观念是,为未来的支出,找到足够的资金来支应。
以小孩来说,小孩的未来支出就是理财规划重要的一环,包括未来的学杂费、补习费、生活费、娱乐费等。而且这些金钱支出,亦与孩子的兴趣喜好及未来发展息息相关。
相关文章:儿童理财|培育下一个巴菲特!孩子3岁已可学储钱 5事应及早学会
“儿童帐户”,是亲子理财第一步
首先,就帮孩子规划儿童帐户吧!大部分的家长总是为孩子张罗东张罗西,陈重铭就提醒爸妈说到,有没有想过,不妨帮孩子准备“儿童帐户”?
儿童帐户开户选择不只有邮局,除了一般帐户外,有些银行还有专为儿童设计的“儿童帐户”,开办一个儿童帐户,教孩子从小一起学习理财观念,轻松开立一个属于儿童的帐户,还有专属存折及卡片。而且这样还有以下3个优点:
1. 从小培养理财观念
让孩子认识甚么是银行、甚么是存款以及利息,从小学习管理自己财务,可以让孩子管理自己的存折,感受存款与金钱累积增加的感觉。
2. 教育资金及资产累积
开立儿童帐户,除了可以帮孩子存放教育资金之外,这些帐户通常提供高利率可以随着时间复利滚存,帮孩子从小累积教育基金。
3. 享有节税优惠
除此之外,儿童帐户还享有政府的税制优惠呢,目前台湾的税制中,每年提拨244万以内新台币到孩子名下的帐户中,是不用额外课征赠与税的。
“儿童股票”,是儿童理财的进阶版
根据台湾集保结算所统计,截至2024年2月底,12岁以下的开户人数已达27万人,而儿童开立帐户中,有库存余额的约20万人,人均库存金额超过37万元。
你的孩子是“儿童股民”吗?理财观念普及化,不少家长早就为孩子开立专属的证券户,帮孩子以股票等方式积累教育基金。“赢在起跑点”不仅适用于课业,也能套用在理财方面,投资就像一场马拉松,越早开始,就能越早享受复利的果实。
ETF、个股都热门
爸妈为孩子存股时也会注意分散投资风险,依据“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投资准则来说,儿童股民平均持有标的多达10档。其中前三名由ETF霸榜,分别是国泰永续高股息(00878)、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台湾50(0050)。
要选市值型,还是高股息?
市值型ETF追踪的是整个市场的表现,总报酬长期增长空间大;而高股息ETF有定期配息,适合需要稳定现金流的投资人。
从这个方向来看,如果孩子年龄较小,或者教育基金的需求是长期,而非中短期的家长,可以为孩子布局市值型ETF,将投资持有的时间拉长,享受复利红利,即使遇上市场波动也没有立即的资金需求,不必忍痛卖出;若是已到了接近需要用钱的时间点( 如快上大学、需要较大笔的学费 ),投资高股息ETF可能更适合。
相关文章:没钱没资格做父母?富养、穷养孩子各有好坏 5大原则助取平衡
“儿童保险”,建构完善的保障
父母除了全心想帮孩子规划理财计划,儿童保单也是不少父母的选择,尤其父母在规划儿童保单时,可透过以下孩子成长阶段来规划,逐步建构更完善的保障。
新生儿
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外在环境感染的新生儿,当情况较为严重时可能需要住院诊疗。因此,医疗险可用来转嫁就医、住院的相关花费。
但除了住院及手术费用外,居家疗养,或是父母因照护须请假造成的薪资损失等费用,是实支实付型医疗险无法提供的保障。因此,建议选择可提供填补自费费用支出的实支实付型医疗险外,也能同时加入日额型医疗险,填补照护费用或父母请假时的收入损失。
小学生
面对活动力大增的幼稚园及小学时期的孩子,由于对于周遭环境安全的警觉性不足,遇到意外的机率也相对较高;若孩子已经投保了住院日额型医疗险,及实支实付型医疗险,此阶段建议加强伤害险与伤害医疗险的保障。
以伤害医疗险为例,主要是可以填补因意外导致受伤就医,而产生的门诊或住院时的诊疗费用,例如跌倒受伤或骨折等孩童常见的意外事故。
延伸阅读:玩具太多非好事!不懂惜物外 更抹杀孩子“这能力”
【本文获“妈妈宝宝”授权转载,原文:富小孩养成计划!妈妈的理财魔法:从保险、帐户、股票三方面下手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