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帕病毒|与新冠同列一级!感染症状、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全面睇
尼帕病毒感染|据报,南韩疾病管理厅(KDCA)于9月8日正式将“尼帕病毒感染”(Nipah Virus Infection)列为第一级传染病,与新冠病毒同属最高级别。这项突如其来的决策背后,隐藏著什么不为人知的致命威胁?是什么样的病毒,能让一个国家将它与新冠肺炎并列最高警戒级别?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尼帕病毒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
南韩列“尼帕病毒”为1级传染病 致死率达75%
综合外媒报道,近期尼帕病毒感染病例主要集中在印度和孟加拉。在2025年,印度新增4宗感染个案,孟加拉则有3人受感染,全部8名患者均死亡。南韩至今尚未报告任何尼帕病毒病例。
虽然南韩至今尚未报告任何尼帕病毒病例,不过南韩疾病管理厅已于8日宣布,将尼帕病毒感染列入为第一级传染病。所有从印度、孟加拉入境韩国的旅客,不论国籍,若出现发烧、头痛等症状,都必须透过Q-CODE检疫系统或健康状态问卷向检疫官申报。任何被诊断或疑似感染的个案,将会被立即隔离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什么是尼帕病毒?
相关文章:尼帕病毒|呼吸道感染脑炎3症状 恐如新冠肺炎大流行死亡率达75%
尼帕病毒是一种由“蝙蝠”传播的致命性人畜共患病毒,其天然宿主是果蝠。病毒可透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例如蝙蝠或猪只)或其体液(如尿液、唾液)传播给人类。此外,食用被污染的食物(例如被果蝠咬过的水果或未经煮沸的椰枣汁)也可能导致感染。
尼帕病毒于1998年首次在马来西亚被发现,当时在养猪户中造成大规模的脑炎疫情。该病毒是以马来西亚一个名为“Sungai Nipah”的村庄命名,该村庄亦是首次从患者身上分离出病毒株的地方。
尼帕病毒感染症状与后果
感染尼帕病毒后,病征的表现因人而异,轻则无症状,重则可致命。潜伏期通常为4至14天,但最长可达45天。
初期症状
类似流感症状: 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烧、头痛、肌肉酸痛和喉咙痛。
呼吸道症状: 可能会伴随咳嗽和呼吸困难。
其他症状: 部份患者会出现呕吐和头晕。
严重症状 (并发症)
随著病情恶化,约有一半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这些症状包括:
神经系统障碍: 嗜睡、意识混乱、方向感迷失。
脑部功能受损: 癫痫发作、抽搐,并可能迅速陷入昏迷。
呼吸道严重症状: 严重呼吸困难,需要机械式呼吸辅助。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个案病死率约为40%至75%。即使在康复后,曾出现在急性脑炎的患者中,约有20%可能持续出现神经线的问题,包括癫痫症和人格改变等,更有少数人康复后复发或患有迟发性脑炎。
预防方法
由于目前尚未有针对尼帕病毒的有效药物或疫苗,卫生署建议,需要前往受尼帕病毒影响的地方时,应采取以下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
-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或染病的农场动物,尤其是蝙蝠、养殖猪、马、家猫和野猫。
- 避免前往蝙蝠栖息地。
- 注重个人卫生,经常用洗手液和清水洗手,特别是接触动物或其分泌物/粪便后,及照顾或探望病人后。
- 注意食物卫生,在食用水果前应彻底洗净并去皮,切勿进食可能被蝙蝠咬过或从地上检起的水果。避免饮用生的椰枣原汁、棕榈汁或其他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