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新知|香港未来医疗发展定位 精准诊断普及到全球研发的桥梁
香港科技园与罗氏诊断(香港) 有限公司携手举行的“创新论坛:智能诊断开创香港医疗未来”,于10月2日圆满落幕。是次论坛旨在弥合科技创新者与临床应用之间的鸿沟,共同推动香港未来实验室的发展,最终实现更快速、更精准、更以患者为本的医疗服务。
论坛上,多位业界翘楚聚焦于如何利用实验室自动化、人工智能(AI)及高通量检测技术,解决传统诊断流程费时、费力且缺乏标准化的挑战,为香港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带来启发。
智能诊断的重点应用与趋势
论坛的重点应用和趋势讨论涵盖了两大临床领域和实验室运营:
多位专家在论坛上阐述了智能诊断在两大临床领域的应用:在肿瘤学方面,强调数字化病理与AI的整合及实验室自动化,是实现标准化和精准医疗的关键;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则指出高通量PCR自动化因其快速和高效能,对于临床决策、病患分流及公共卫生监测具有极高的价值。此外,专家们亦强调智慧实验室的发展目标是让AI成为医务人员的“友好助手”,通过自动化接管常规维护工作,从而释放专业人力,专注于核心诊断判断。
专家深度访谈重点摘录
活动完结后,我们有幸访问到罗氏诊断(香港) 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子贤先生,以及香港科技园公司初创企业生态圈培育及发展总监粘清泽先生。两位专家从跨国企业的国际研发策略和本地初创生态圈培育的角度,深入剖析了香港作为全球临床试验和医疗科技“超级连结者”的策略地位与未来发展。
罗氏:致力推动精准医疗与“治未病”
全球研发投资与技术突破
罗先生首先分享了克服技术研发障碍的关键。他指出,虽然技术难题层出不穷,但罗氏每年投入高达130亿瑞士法郎的资源用于科技研发,这确保了他们能与来自日本、瑞士、德国等地的全球顶尖专业人士合作,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并成就了如全球首台全自动化临床质谱仪等创新产品的落地。
香港市场与国际监管地位
在监管与市场发展方面,罗子贤先生肯定了香港在医疗标准上的全球领先地位,并对政府未来将推动的医疗产品注册蓝图表示欣慰,认为这将有助于确保香港医疗产品和器械的高标准,并促进与国际的融合。此外,他透露罗氏看重香港在大湾区临床试验中心的核心地位,将在香港持续投资于临床试验项目,以利用香港临床数据的极高国际认受性。
配合政府“治未病”政策
罗氏诊断(香港)亦积极回应了香港政府推动“治未病”(预防医学)的政策方向。罗先生强调,早发现、早治疗永远是最佳方案,而罗氏正全力探索如何将先进诊断技术融入基层医疗体系。他更表示,为配合最新的《基层医疗健康蓝图》,罗氏正密切与政府讨论合作计划,将会在适合的时机公布详情。
科技园:应对人才与资本挑战,发挥超级连结者优势
初创发展的两大核心难题
而粘清泽先生则从生态圈培育的角度,阐述了智能诊断技术如何提升医疗能力,以及初创企业面临的挑战。他认为,AI和自动化技术的突破,能让医务人员摆脱费时的检测工作,专注于更高增值的服务,从而提高整体效力。然而,生物科技和智能诊断初创公司面临两大核心难题:钱(融资)和人(人才)。许多科学家出身的创办人缺乏产品化和开拓市场的商业人才,且生物科技项目动辄需时五到十年,对融资能力要求极高。
科技园的培育策略与资源支持
科技园公司透过 Ideation(协助组队、验证市场需求)和 Incubation Bio(加速产品转化、吸引首批客户)等培育计划,协助初创团队寻找跨界人才、强化商业策略,并增加市场曝光以吸引投资和顶尖人才。
香港:资金、人才与专业标准的“超级连结者”
谈到香港与内地园区的竞争,粘先生强调了香港的三大强劲优势:
一. 世界级学术成就: 多所大学医学院名列全球前列,奠定顶尖科研基础。
二. 全球金融枢纽: 香港的生物科技IPO和融资市场长期位居全球第二(亚洲第一),资本优势显著。
三. 专业标准: 具备高标准的业界专业人才和认证体系。
他总结,香港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超级连结者”(Superconnector)角色。香港的专业认证体系能将内地的创新技术推向国际市场并增强其可靠性,同时也能协助欧美等地的技术进行转化和市场对接,成为连接全球与大湾区医疗产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