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自揭巡演期间“恐慌发作”!详解3大发病成因 附4步自救法

撰文: 浩贤
出版:更新:

现年46岁的亚洲天王级歌手周杰伦,出道25年推出过多首经典金曲,包括《安静》、《稻香》及《七里香》等,成为一代人的回忆。不久之前,他终于完成历时6年的“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在上海完美落幕,不过歌迷反应两极,更有网民发文,表示周杰伦的声线及状态都不复当年勇。

周杰伦事后发文,坦言“曾面临无法控制的情况,如恐慌发作、声音状态不佳”,但从未因此取消演唱会。

周杰伦今年6月喺启德开巡回演唱,声线被指“唱不回原key”。(ig@jaychou)

历时6年、共举办了110场的“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日前在上海体育场圆满落幕。近日(10月12日),周杰伦在Instagram发文,揭露自己在巡回演唱期间曾因恐慌症发作而无法上台,亦有声音状态不好的时候,他写道:“嘉年华巡回演唱会在上海告一段落啦,几年的时间里,谢谢你们陪我唱了上百场,或许有些不舍,也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对下一次重逢的期待。”

周杰伦续说:“在巡回的期间,其实也有些我无法控制的情况,比如恐慌发作无法上台的时候,在我声音状态不好的时候。在许多压力极大的同时,想到大家为了一场演唱会,可能等了几年,我知道那份期待有多珍贵,正因为如此,许多取消演唱会的念头就此打住,只能好好的撑住,现在提这些,或许一切都不重要了,下一次新的巡回,我能不能每场唱原key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不管原不原key,我还是会回到舞台,跟你们继续创造回忆。”

+5

什么是恐慌症?

恐慌症是焦虑症的一种,它的主要特征是反复出现、且无法预期的“恐慌发作”。恐慌症的患者可能会在某些时刻突然感到极度焦虑、恐慌,并且有强烈的死亡威胁感,导致日常生活受到影响。

▼恐慌症发作有什么病症?(按图👇👇👇)

+6

恐慌症的“恐慌发作”确实经常是无预警、突如其来的。患者可能在休息、睡觉或进行日常活动时,突然感受到一波强烈的极度恐惧。

常见的症状包括:

身体症状: 心悸、心跳加速、出汗、发抖、呼吸困难、胸痛、恶心、头晕等。这些症状会使患者误以为自己正在经历心脏病发或快要窒息。

心理症状: 失去现实感、害怕失去控制或即将发狂、害怕即将死亡。

这些症状在短时间内(通常是10分钟内)达到顶峰,虽然发作是短暂的,但其体验的痛苦和恐惧感却极为剧烈。

而除了发作时的痛苦,患者更会持续担忧下一次发作的到来,这种“预期性焦虑”会严重影响生活品质,甚至导致患者开始逃避可能引诱发病发的场所或活动。

▼恐慌症与遗传有关?还有什么成因?(按图 👇👇👇)

+3

恐慌症三大成因

恐慌症病发率为2-6%,男女病发率比例大概为1:2,第一次病发期通常出现于青少年至30岁。“惊恐症”有多种原因,包括:

1. 遗传

遗传是“恐慌症”主要的病因,有研究指高达三分一的恐慌症患者会有一位家庭成员亦患有此病。

2. 环境

与童年时伤痛的经历,以及父母本身的焦虑表现有关。

3. 生理

医学研究报告显示,由于脑部所产生的血清素失衡,导致紧张的生理反应在不明原因及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出现,错误地诠释身体信号令患者误以为生命有威胁,例如心跳加速误认为有心脏病、呼吸急促为窒息,或误以为自己情绪失控等。

*若以上情况恶性循环会使情绪恶化,情况严重至呼吸急速的话,会导致身体内的二氧化碳含量过低,而引起其他病征,例如手脚及嘴唇有麻痺及针刺的感觉、头晕眼花及头痛。

恐慌症发作时的“4步骤自救法”

当恐慌发作突然来袭时,你的目标是稳定身体的过度反应,并将注意力从内心的恐惧拉回现实。请依照以下四个步骤执行,这能帮助你有效缩短发作时间并降低强度。

第一步:立即“深呼吸”,稳住身心

很多人在感受到身体的恐慌时,心理也跟著焦虑,伴随心悸、呼吸急促等症状,使人产生致命的错觉。这种致命感通常是想像出来,或连结到过往的某个不安记忆。面对这种强烈的感受,最快的方法是校正生理警报:请采用腹式呼吸法,将一只手放在腹部,专注于腹部的起伏。执行“计数呼吸法”:用鼻子慢慢吸气,数到 4;暂停一下;再用嘴巴缓缓吐气,数到 6。保持这个平稳的节奏,能有效中断过度换气的循环,让身体发出放松的讯号。

第二步:感受当下状态,给予“非灾难性”评估

恐慌的核心是“灾难性想法”(例如:我会死)。你必须用理性来对抗恐惧的感觉,并接受当下任何状况。试著告诉自己:“没关系,这只是恐慌,它不会伤害我。”接受不适感,并给予自己缓冲时间:“等症状消除后再思考如何因应。”这样能让心理比较安心,减缓焦虑引起的生理反应。

第三步:找个“安全地方”,让自己休息一下

如果当下手边有工作,请务必立即安全停下,因为继续工作只会徒增焦虑与安全风险。请找一个不受人注目的“安全角落”,让自己静坐约 20 到 30 分钟,通常症状会在这个时间内明显缓解。最重要的是,不要将这个移动视为逃避,而是为了确保身体安全。

第四步:运用“想像与五感”,强制转移注意力

恐慌大多是受心理影响。此时必须改变意识焦点,创造放松的“记忆经验”。当症状缓发作时,不仿尝试想像能令自己放松的事物上,如躺在草地上看著蓝天白云、在海边吹著风、在山上呼吸等。这能强制将注意力从恐惧中抽离,恢复精神,帮助你放松与休息。

6大食物稳定情绪(按图了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