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流感|13岁女生七日病逝!一文认清流感症状及求医时机
卫生防护中心(中心)于上周日(10月12日)公布,一名就读东华三院黄凤翎中学的13岁女生因感染乙型流感引发严重并发症,不幸离世。从确诊到病逝仅历时七日,这是香港今年入秋以来首宗儿童感染流感的死亡个案。
生前曾现4症状及晕倒家中
该名女生平日健康状况良好,但在10月5日开始出现常见的流感病征,包括发烧、咳嗽、喉咙痛及流鼻水。尽管症状持续,她在10月9日于家中突然晕倒,被紧急送往威尔斯亲王医院急症室,同日转送香港儿童医院深切治疗部。
经鼻咽拭子化验后,证实她感染乙型流感,并并发了脑病变、心肌炎及休克等多重严重并发症。尽管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女生情况持续恶化,最终于10月12日病逝。
据中心的调查显示,该女生的家居接触者暂时没有病征。不过,有三名与她同级的同学曾在10月3日至9日期间出现轻微流感病征,但均无需入院。中心已向校方提供感染控制措施建议,并会对该校进行医学监察,以控制潜在的传播风险。
卫生防护中心总监呼吁:夏季流感季疫情升温
卫生防护中心总监徐乐坚表示,这是自去年6月以来,本港再次录得儿童因感染季节性流感而死亡的个案。他指出,香港正值夏季流感季节,学校的流感样疾病爆发情况自9月开学以来大幅上升。
截至10月10日,自9月开学至今,全港共录得337宗涉及学校的流感样疾病爆发个案:
● 幼稚园/幼儿中心:35宗
● 小学:182宗
● 中学:120宗
计及上述不幸个案,中心由开学至今共录得9宗涉及儿童流感的严重个案和1宗死亡个案,患者年龄介乎3至17岁,其中8名患者过往的健康状况良好,突显了流感并发症的严重性与突发性。
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甲、乙、丙型有何不同?
根据卫生防护中心资料,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在香港,流感通常于每年一至四月和七、八月期间较为流行。流感病毒主要分为甲型、乙型与丙型三种。
甲型流感病毒可感染人类及多种动物(如禽类、猪),病毒的表面抗原变化剧烈,容易发生基因重组,因此能产生新的亚型(如H1N1、H3N2),是造成全球大型流行的主要原因,症状亦多较为严重。
乙型流感病毒几乎只感染人类,变异速度较慢,不会引起全球大流行,但仍可导致每年冬季的季节性流感流行,常见分支为Victoria系与Yamagata系。
至于丙型流感病毒则可感染人及部份动物,但症状通常轻微,类似一般感冒,不会造成大规模流行。
乙型流感知多啲!
潜伏期
乙型流感的潜伏期约为 1~4 天(平均约 2 天)。这表示从感染病毒到出现症状的时间通常在两天左右,且在症状出现前1 天即可能具有传染力。
症状与病征
乙型流感的症状来得急且明显,典型表现包括:
● 高烧(可达 38°C以上)
● 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倦怠感明显
● 喉咙痛、干咳、鼻塞或流鼻水
● 食欲不振、寒颤、出汗
● 有时伴随恶心、呕吐或腹痛(在儿童较常见)
症状通常在发病后 2~3天最严重,一周左右缓解,但部份患者可因免疫力低而出现支气管炎或肺炎等并发症。
传播途径
乙型流感与其他流感病毒的传播方式相同,主要有以下两种:
● 飞沫传染:病人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释出的病毒飞沫,被他人吸入鼻、口或呼吸道。
● 接触传染: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桌面)后,经手部再接触口鼻黏膜。
治疗与预防指引
卫生防护中心提醒:
● 大部份人患上流感后能自行康复。如果病征持续或恶化,应立即求诊。
● 症状较轻微的人士应要有充足休息和多喝水。若出现流感病征,不应上班或上学。
● 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而非病毒感染的药物,服用抗生素不能治愈流感或加快痊愈。
● 抗病毒剂能减轻病情和缩短患病时间,但必须经由医生处方才可服用。
流感预防4大要点
1. 接种流感疫苗
● 建议每年在流感季节来临前(秋冬季前)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
● 疫苗涵盖当季预测的甲型与乙型病毒株,接种后约两周可产生足够保护力。
2.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 勤勤洗手,尤其在接触眼、口、鼻前。
● 咳嗽或打喷嚏时,应以纸巾或手肘遮掩口鼻。
● 维持环境清洁,并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3. 避免传播与群聚感染
● 如出现流感症状,应留在家中休息,避免上班或上学。
● 避免前往人多、通风不良的场所。
4. 增强免疫力
● 维持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并确保充足睡眠。
● 减少熬夜、压力与吸烟,以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