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技术攻克“世界级难题” 海上稠油热采产量突破500万吨
8月30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中国海上稠油热采技术体系和核心装备规模化应用取得关键性进展,海上稠油热采累计产量超500万吨,标志著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实现海上稠油规模化热采开发的国家。
稠油是一种黏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且容易凝固的原油,开采难度极大。与陆地油田相比,海上平台作业空间有限、成本高昂,稠油热采规模化开发面临技术与经济双重挑战,被业界公认为世界级难题,此前在全球范围内并无先例。
中国海油研究总院杨仁锋指出,目前全球剩余石油资源中,稠油占比约70%,是各国增产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高黏稠油,行业内主要采用热采方式开发,其核心原理是向地层注入高温高压蒸汽,通过加热降低稠油黏度,使其流动性改善,成为易于开采的“稀油”。
中国是世界四大稠油生产国之一,稠油资源丰富,其中海上需注热开发的高黏稠油探明储量超6亿吨,占国内稠油探明储量约两成,潜力巨大。目前,中国海上稠油热采主要集中在渤海海域,已建成南堡35-2、旅大21-2、锦州23-2等多个主力油田。
中国海油持续开展科研攻关,提出“少井高产”热采开发理论,采用大井距“高强度注采、高干度蒸汽以及多元热流体协同增效”模式,并配套大液量高效举升工艺,显著提高单井产量,破解了热采产能低、热量损失大的问题。
中国海油资深专家刘义刚介绍:“针对稠油热采井高温高压的复杂工况,中国海油成功研制世界领先的耐350℃注采一体化装备,自主研发小型化高效注热装备、井下安全控制系统与长效防砂装置,并设计建造全球首座移动式注热平台‘热采一号’,填补了我国海上稠油热采装备领域的空白。”
随着技术体系日趋完善和核心装备持续投用,中国海上稠油热采产能不断提升。2024年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目前累计已超500万吨。中国海油勘探开发部姜维东表示,海上稠油热采技术体系和核心装备规模化应用的突破,意味著中国在该领域已处于领跑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