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阅兵│台军事专家吁理性看待 美态度让赖清德政府成最大输家

撰文: 陈进安
出版:更新: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今天(3日)在北京举行。多款新军备首次在阅兵式上登场,包括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红旗-29反导系统等军备均受到中外极大关注。

在台湾,军事专家、中华战略学会资深研究员张竞向《香港01》表示,任何的新装备都是整个战争机器中的一个小螺丝,真实的战力还是要搭配现场的情况。他又认为,此次阅兵活动,最大输家是赖清德政府,形容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北京阅兵捎“贺电”,如把整个赖清德对于二次世界大战的话语权全部剥夺掉。

张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阅兵展示的新装备虽引人注目,但单一武器无法决定战争胜负。他比喻军事作战如同“舞台剧”,需要各环节完美配合,才能达成整体战力。不管是东风61、东风57还是无人机,它们都只是战争机器中的一个小螺丝,必须与其他系统搭配,才能实现战争目的。他提醒,阅兵更多是军容展示,而非实战演练,真正的战力需在战场情境中检验。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图为巡航导弹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

张竞进一步举例,美国曾大力宣传的隐身舰、智能型武器及海狼级潜舰等,最终因成本过高或技术瓶颈而未达预期效果,滨海战斗舰也服役不到二十年就得黯然退役,显示新装备的宣传并不等于实战成功。同样,解放军早前的056型护卫舰也从高期待沦为转交海警使用,显示新装备未必能改变战争思维。他强调,不要因为看到新东西就认为它一定会成功或颠覆作战模式,这是不正确的观念。

另一方面,此次阅兵中,外国尤其是西方国家对活动的参与度成为焦点,俄罗斯及北韩领导人—普京与金正恩的站位也引发许多讨论。然而与2015年有作为美国盟友的韩国总统出席不同,今次出席的26国领导人几乎都来自中俄阵营,这是否也预示东西方对峙更加严重?

图为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外国嘉宾在天安门城楼上。(新华社)

对此,张竞指出,西方内心充满焦虑,美国刻意抵制,然而韩国、新加坡等国仍派高级官员,如国会议长等出席,显示各国在国际场合的“拉帮结派”。更引人注目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祝贺北京阅兵,张竞认为此举对台湾赖清德政府构成重大打击。

张竞分析,赖清德政府试图强调“终战”一词,回避“抗日”,但特朗普的贴文间接否定了这一立场。特朗普的贺电等于承认北京在二战中的正统地位,剥夺了赖清德对于二次世界大战的整个话语权。他进一步批评,“终战”一词源于日本裕仁天皇的“终战诏书”,带有“败战史观”的色彩,显示赖清德政府在历史论述上的弱势。

图为赖清德向国民革命烈士之灵位献花。

针对是否会走向“新冷战”的讨论,张竞认为可能性不大。他指出,冷战时期美苏之间几乎完全断绝商业往来,但当前中美之间存在复杂的经贸依存关系。即使特朗普采取关税贸易的对抗以维持政治动能,也不会与北京彻底翻脸。这不同于冷战时期的结构性对抗,现在的相互依赖让完全切割的绝缘状态不可能发生。

对于阅兵是否针对台海局势,张竞明确表示“没有任何暗示或影射”。他强调,阅兵活动旨在追怀历史,而非对台湾进行政治喊话。这是回归活动初衷,与当前台海局势无关。他再次提醒,阅兵如同汽车展示,仅是外观呈现,实际战力需透过战术操演与实战检验,不要因为看到壮盛军容就认定解放军能纵横台海。

中华战略学会资深研究员张竞。(受访者供图)

张竞最后总结,应以理性态度看待新装备的展示,而非过分夸大其战力,“你去买个车,那个车停在展示室就跟这个阅兵一样,你要去试驾你才知道效能”。

他重申,军事作战是系统性工程,单一武器的突出表现不足以决定全局,“不要忘记一件事,战争,军事作战是一个舞台剧,灯光,化妆,道具,音效,导演,甚至舞台上要去扫地的,每个都很重要......你只有单一的演员很强,都是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