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阅兵|东风-5C为何能够压轴登场? 打击覆盖全球引网民热议
9月3日,上午9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庆祝大会及阅兵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核导弹第二方队压轴出场,12台大型导弹运输车载著“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通过天安门广场,成为全场最受瞩目的战略武器。
据新华社报道,“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是中国战略反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阅兵现场解读已表示,东风5C拥有“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以武止戈、砥定乾坤”的能力。
当东风-5C的方队压轴通过天安门广场时,现场观众爆发出热烈欢呼,东风-5C亦迅速成为网络热议焦点。有网民调侃称,“当你拿出DF61,全世界都冷静了;当你拿出DF5C,全世界都来劝你冷静。”
导弹专家李文盛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介绍:“作为‘杀手锏’,东风-5C的性能参数肯定是核心机密,但官方解说的几个词大家可以关注: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大家应该可以从几个词知道该导弹的地位。”他指出,液体洲际导弹具有射程远、投掷重量大等优势,在洲际导弹家族中占有重要位置,“如果解决了液体燃料长期储存的技术,液体洲际导弹也可以像固体洲际导弹那样全时戒备。”
资料显示,东风-5系列是中国第一代洲际弹道导弹,1980年完成全射程试验。其后衍生型东风-5B曾在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上公开亮相,具备分导式多弹头能力。这次压轴登场的东风-5C则是最新改进型,采用固定发射井发射方式,外界普遍认为射程超过1万公里。
公开资料显示,东风-5C全长约32.6米,弹径约3.35米 发射重量 183吨 ,发动机采用二级液体燃料火箭引擎。最大射程约15000公里(可覆盖全球任何目标), 可携带10个分导式多弹头(MIRV),单个弹头威力推测为30-50万吨TNT当量,打击精度东风-5B的圆概率误差(CEP)约为500米,东风-5C预计相当或更高。
军事专家王云飞此前指出:“东风-5C能携带10个弹头,可在纵深数百公里区域内选择要打击的独立目标,还可调节打击时序和次序,大幅提高突防能力和打击效果。”他认为,这使中国战略核力量的威慑效果更加灵活有效。军事界亦分析,以往东风-5A和东风-5B多被认为可搭载3至5枚分导弹头,而东风-5C已跃升至10枚,显示中国在核弹头小型化与突防技术上已实现突破。
另据《北京日报》报道,军事专家张军社表示,“东风-5C”是目前解放军装备的射程最远、威力最大的重型洲际战略核导弹,采用先进液体燃料发动机,推力更大、加速性更佳,弹头命中率显著提升,并具备末端变轨机动和抛射假目标的能力,大幅增强生存性与突防性能。他强调,“打击范围覆盖全球”,意味著东风-5C能对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目标进行打击,“这也是对某些对中国图谋不轨的个别国家的警告”。
今年阅兵亦首次集中展示了中国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包括“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61”及“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专家指出,这意味著中国核反击力量进一步增强,对维护国家主权与战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