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裁“新汉奸”日本议员石平 生于四川求学北京 涉对台言论

撰文: 郑宁
出版:更新:

外交部于8日上午宣布,对日本参议员石平采取反制措施,并自即日起施行。措施包括:冻结其在中国境内的动产、不动产及其他各类财产;禁止中国境内组织、个人与其进行交易、合作等活动;对其本人及直系亲属不予签发签证、不准入境(包括香港、澳门)。

外交部表示,石平长期在台湾、钓鱼岛、历史、涉疆、涉藏、涉港等问题上散布谬论,且公然参拜靖国神社,严重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和一个中国原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此次反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相关规定作出。

对此,今日(8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表示,石平曾拥有中国国籍,他赴日并取得日本国籍后,大肆散布虚假信息,同日本反华势力沆瀣一气,大肆攻击抹黑中国。在台湾、钓鱼岛、历史、涉藏、涉疆、涉港等问题上发表极端消极言论,当选国会议员后,公然参拜靖国神社,严重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和一个中国原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针对石平上述恶劣行径,中方决定即日起对其采取反制措施。

林剑说,“我要指出的是,石平为了一己私利,数典忘祖,出卖良知,勾连反华势力挑衅滋事。中方的反制措施是对石平之流的强力惩戒和严厉警示。卖主求荣只会自食恶果。”

就本次中国对石平的反制措施意涵,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在接受《北京日报》采访时指出:“在我印象里,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制裁日本国会议员。”他认为,此次制裁彰显中国运用法治工具维护国家利益的做法,与以往更多依赖“非正式制裁”不同,“形式更明确、制度更规范”,同时向外界释放中方在核心利益与主权问题上的明确底线与警示效应。

陈洋表示,通过此次反制,中方清晰表明:对任何被认定为“干涉中国内政”或挑战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行为,将依法采取严厉回应;近年来部份日本议员公然窜访台湾,破坏一个中国原则,亦在其所述警示范围内。

公开资料显示,被制裁的石平1962年生于四川成都,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8年赴日本留学,2007年加入日本国籍。此后他不断摇唇鼓舌,著书立说,还不时与一些右翼政客和反华言论家沆瀣一气,对中国大泼污水。其所有言论只有一个不变的主题:肆无忌惮地攻击、诬陷和栽赃中国。2008年,他到访台湾,与李登辉见面,李登辉还曾对其著述予以“充分肯定”。

今年7月日本国会参议院选举中,石平当选参议员。相关资料并称,他其后加入“日华议员恳谈会”,并就对台关系发表主张,提出“要加强与台湾的关系”。

此外,石平曾妄言南京大屠杀“不符合历史事实”,呼吁日本政府突破和平宪法,研发核武器,增强防卫力量。此外他还支持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2018年前首相福田康夫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后,石平在推特上撰文,公然指责福田康夫是“卖国贼”。

今年2月,石平因无法忍受安倍晋三之后菅义伟、岸田文雄和石破茂政府奉行的“媚华”政策,宣布以日本维新会候选人的身份角逐参议院选举,并在7月当选。

对于石平的一系列行为,官方媒体《北京日报》发文评论指其是21世纪的“新汉奸”,并称“回望中国历史,凡是数典忘祖、卖国求荣的汉奸鼠辈,毫无例外没有任何好下场。”

外交部此次通报将其在台湾、钓鱼岛、历史等议题上的言行,与其公然参拜靖国神社的举动,并列为采取反制的主要依据。

此次反制对象、法律依据与具体措施均已明确,涵盖财产处置、经贸往来限制及出入境管理三个层面,对涉事个人及其直系亲属产生直接影响。陈洋称,这一做法体现中国“制度化运用法律工具维护国家利益”的思路,亦划出了中方在一个中国原则及历史等敏感议题上的红线与边界。至于后续执行与相关影响,尚待有关方面进一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