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国庆|内地黄山低价团乱象 重重话术“佛家因果”逼人掏钱
撰文: 许祺安
出版:更新:
内地十一长假前,有陆媒记者以游客身份实探安徽黄山“低价团”三日游,发现标榜每人750元人民币、含两晚住宿及黄山与宏村门票的行程,表面上价廉方便,实际上却暗藏隐形费用与强烈购物压力,导游更以“道德绑架”话术影响不购物的团员。
《澎湃新闻》报道,参团旅客在出发后发现,除750元(人民币,下同)团费外,还必须额外缴交159元保险及景区交通费,否则无法入园。旅客透露,第一晚入住时就被要求补交费用,随后还需签署《自愿购物补充协议》,同意行程中安排三个购物点。
第三天清晨,导游在车上开始以言语“铺垫”,直言“不购物就是影响别人利益”,甚至搬出佛家因果、人际关系等说法,令团员感受沉重压力。
有旅客描述,在黄山市一处翡翠购物点,虽无硬性推销,但场内缺乏休息区域,只要稍靠近柜台,便会有销售人员全程跟随,一旦欲离场,还被以“再进需买票”理由劝阻。另一处蚕丝被园区则安排游客分散至不同小房间,由销售人员逐层推销,从真假分辨到“迷迭香酸助眠”等功能,再以“7000元直降五折”的方式促销。当场有旅客购买3000元产品,导游甚至带头鼓掌“庆贺”,让同行亲友哭笑不得。
部分团员坦言,参加此类行程“一半是便利省心,一半则是精神压力”,虽然没有明显的强制消费,但在持续的话术轰炸下,想休息都难,最后仍有人掏钱购物。
律师赵良善指出,根据《旅游法》第35条,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低价诱导旅客,并借由购物环节牟取利益。他强调,即使旅客签署了“自愿购物协议”,若存在诱导消费,仍属违法,“低价团看似便宜,但往往将成本转嫁到购物行程,这就是业界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