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魏家犯罪细节曝光:自成政军商铁三角 创武装暴力管控模式

撰文: 林芷莹
出版:更新:

内地公安部公开中缅警务执法合作取得重大战果。缅北果敢“四大家族”犯罪集团已全部进入司法程序,其中近期已对魏家、刘家犯罪集团专案提起公诉。
以电信网络诈骗为经济命脉的地方武装犯罪集团,在权力基础和犯罪手段上各有不同,10月15日,《央视新闻》起底缅北果敢魏家犯罪集团,看魏家自成体系的政、军、商“铁三角”如何被中国警方击破。

《央视新闻》起底缅北果敢魏家犯罪集团。(央视新闻)

2025年9月24日,在魏家犯罪集团被依法公诉前,公安机关最后一次提讯魏家犯罪集团主要头目魏怀仁和犯罪集团骨干、魏怀仁的外甥陈大卫。就在他们归案前不久,魏怀仁几乎已经完成他的政治铺路,等待家族二代成员顺利接手果敢其中一个边防营的军权,继续延续魏家对缅北军事武装的绝对掌控。

陈大卫交代,当时监察委员会本来有5个委员,“有的年纪大了要退下来,让我们年轻的补上去”,监察委员会办公室曾收到任命文件,他拟任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监管果敢地区的边防军。

被培养成家族接班人的陈大卫。(央视新闻)

在缅北,政治根基的深浅和家族产业的兴衰是共生共荣。早在15年前,魏家初登政治舞台后,就迅速从政、军两界分别入手,老二魏超仁曾担任缅甸联邦议会议员,魏怀仁依仗军权在握,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果敢地区的核心掌权者。

魏怀仁交代,自己是缅政府任命的边防部队监察委员会主席,他任命二哥的儿子魏青海、其子魏青松当边防部队监察委员会委员,“在果敢,我就是边防部队的最高首长,在老街发生冲突、人被打死的这种重大事项,都得跟我汇报”。

魏超仁曾担任缅甸联邦议会议员。(央视新闻)

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邱鑫介绍,在“四大家族”中,魏怀仁有国家授权的边防营,属于有编制的武装力量,而其他家族属于自发组建、自己筹钱、自己买武器、自己招人来充实武装,保护园区。

“手里的枪”即“绝对的话语权”,是魏家在缅北立足和横行的“底气”。通过广泛涉猎博彩、色情等产业,在攫取巨额财富完成原始积累的同时,魏家还借助网络时代的传播特点,利用各大社交媒体营造虚假繁荣,以缅北遍地是黄金、处处有太平的假象,吸引大量中国公民前往“淘金”。

魏怀仁有国家授权的边防营,属于有编制的武装力量。(央视新闻)

2017年前后,当大批诈骗集团开始向缅北转移后,魏家也一边大肆修建电诈园区,吸引电诈金主入驻并直接参股诈骗窝点,提供一切必要服务和武装保护;一边巧立名目四处伸手,除了收取高额租金之外的人头税、治安费、物业费等等,还带头进行所谓的“资源交易”。

魏怀仁提到,对于诈骗公司而言,中国籍员工是最重要的资源,一个中国籍员工的买入价格,从最早的2万元涨到了30几万元,“在诈骗窝点的中国人,如果想回家就得交几十万元的赎金,老板才肯放人”。

魏家向金主收取人头税、治安费、物业费等等。(央视新闻)
诈骗园区受害者。(央视新闻)

表面上,魏家领受政府俸禄、保卫边境安全,私底下则动用国家机器、维护家族利益。魏家不仅深度参与缅北诈骗集团的运营,更利用边防部队和私人武装的捆绑交织,率先“创立”对电诈园区实施武装暴力管控的模式,被其他各大家族效仿演变,逐渐在当地形成恶劣的犯罪生态,将藏身于果敢的电诈园区推向了世人眼中的“血色缅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