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转向中国科技 华为中兴抢下5G大单引西方忌惮

撰文: 观察者网
出版:更新:

华为和中兴在越南签署5G协议,此时正值越南面对美国关税,对华关系升温之际。

11月28日,《路透社》援引多达7名消息人士独家报道称,中国电信企业华为和中兴今年在越南赢得了一系列供应5G设备的合同,并炒作渲染,这再次表明中越关系日益密切,引发了西方官员的担忧。

报道称,多年来,越南一直被认为不愿在敏感基础设施中使用中国技术,但近几个月以来,随著对华关系有所回暖,而对美关系却因关税而恶化,越南开始接纳中国科技企业。

虽然瑞典的爱立信和芬兰的诺基亚获得了越南5G核心基础设施的合同,美国芯片制造商高通则提供了网络设备,但此前未被报道公开的采购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此前已开始在当地国有运营商的小型标案中拿下招标专案。

图为2021年4月16日,中国北京一个购物区外,一间苹果公司门市的大型屏幕显示“5G”字样。(Getty)

到了今年4月,包括华为在内的一个财团获得了一份价值2300万美元的5G设备合同,而就在几周前,白宫刚刚宣布对越南商品加征关税。中兴也至少赢得了两份合同,其中一份就在上周刚达成,总价值超过2000万美元,主要用于生产5G天线。而今年首笔公开披露的交易出现在9月,即美国关税生效的一个月之后。

虽然《路透社》报道开头如此炒作,但却又找补称,“无法确定这些合同的达成时间是否与美国关税有关”,但报道仍强调,这些交易引发了西方官员的担忧。

据报道,长期以来,美国就威胁称,将中国承包商排除在越南的数字基础设施(包括海底光缆)之外,是其在先进技术领域提供支援的关键条件。

比如,《路透社》去年9月援引十余名内幕消息人士独家披露称,美国当时正敦促越南在其截至2030年建造10条新海底电缆的计划中避开同华海通信(HMN Tech)以及其他中国企业合作。

华为在全球5G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Reuters)

消息人士称,为达到目的,美国官员不但单独分享了所谓“越南海底电缆可能遭破坏”的情报,还“威胁”称,选择中企合作可能会阻碍美国企业在越南投资。不过,一名参加会议的官员当时直言:“这是一次非常艰难的游说。”

一段时间以来,华为和中兴因被视为对国家安全构成所谓“不可接受的风险”而被禁止进入美国电信网络,而瑞典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也亦步亦趋地跟风美国,出台类似无理限制。

招标数据显示,华为今年在越南的多项5G设备投标中落选,但其一直在技术服务方面展开合作。根据越南国防部的说法,华为今年6月还与越南军方控股的主要电信运营商Viettel签署了5G技术转让协定。

图为在北京举行的世界5G展览中展示的中兴通讯标志。(Reuters)

《路透社》指出,越南本是一个所谓“不结盟”的东南亚国家,也是全球影响力争夺战中的关键战场。由于和中国的地理位置靠近,越南成为了苹果、三星和NIKE等跨国公司的重要制造中心,而这些企业依赖中国零部件和西方消费者。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越南分校的供应链专家阮洪(Nguyen Hung,音译)表示,在西方施压下,越南长期以来对中国技术采取所谓的“观望态度”,但他补充说,“越南也有自己的优先事项”,新达成的协议可能会促进越中两国更深层次的经济一体化。

去年8月,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苏林来华国事访问,当时中越铁路互联互通就是此访的重要议题。今年4月,中越铁路合作机制正式启动。

越共中央总书记与国家主席苏林于18日至20日,应中共总书记与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以国事访问最高规格访华。(Reuters)

《路透社》指出,包括联通跨境铁路和靠近中国边境建立经济特区等专案,此前越南在态度上曾因所谓“安全风险担忧”而有所反复,但近期越中在这些项目中都取得了进展。

外交消息人士透露,近几周以来,西方高级官员在河内举行的至少两次会议上都讨论了涉及中方的项目合约。其中一次会议上,一名美国官员故技重施地警告称,这些合约可能会破坏人们对越南网络的信任,并危及越南获取美国先进技术的机会。

还有一名消息人士称,在本月的一次会议上,西方官员们甚至炒作渲染称,是否可以将使用中国技术的区域从网络其他部分中隔离开,以防止所谓的“数据泄露”。

电信行业律师伊诺琴佐.根纳(Innocenzo Genna)意有所指道,实际上天线和设备的供应商仍有可能获取网络数据,并指出,“西方承包商可能面临与他们不信任的公司展开合作的尴尬局面。”

此前,据《彭博社》11月10日报道,欧盟委员会当前正探索各种手段,试图强迫成员国将华为和中兴的设备从电信网络中剔除,甚至考虑对非欧盟国家施压,例如停止向使用华为设备的专案提供融资。

但有分析指出,禁用特定供应商可能会引发政治斗争,各国长期以来一直拒绝将与华为相关的决策权交给欧盟委员会。电信运营商也会反对相关限制措施,因为华为的技术比西方同类产品更具性价比。

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欧盟委员会负责技术主权等事务的执行副主席汉娜.维尔库宁希望把2020年关于在移动网络中停止使用“高风险供应商”的建议,升级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强制规定。

2025年4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在河内越共中央办公厅会晤后,共同观看中越两国签署的协议副本。(Pool via REUTERS)

虽然电信基础设施的决策权归各成员国政府所有,但维尔库宁的提案,将强迫成员国遵循委员会的安全指引。若该建议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款,不遵守规定的成员国可能会面临侵权诉讼和经济处罚。

11月1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国企业长期在欧洲依法合规经营,为欧方的民众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也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没有法律依据和事实证据的前情况下,以行政手段强行限制甚至禁止企业参与市场,这严重违反了市场原则和公平竞争规则。

林剑指出,事实证明,个别国家强行移除中国电信企业的优质安全的设备,不仅迟滞了自身技术发展的进程,还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将经贸问题泛安全化、政治化将阻碍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损人不利己。我们敦促欧盟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避免损害企业赴欧投资的信心。

“美国政府蓄意抹黑打压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信息通信类企业,目的就是要打造一个美国独家主导、没有任何对手、不受任何监督的全球监控网络,为它肆意监听、窃密开‘方便之门’。”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回应相关问题时也指出:“我们奉劝执迷于维护网络信息霸权的美国政府反躬自省,停止对中国企业恶意抹黑,停止这种贼喊捉贼的闹剧!”

本文获《观察者网》授权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