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峰会|普京冀促成反贸易制裁共同战线 专家:中国取态成关键

撰文: 联合早报
出版:更新:

面对美国和西方实施的制裁,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出访中国之前称,俄中两国结成“统一战线”,共同反对世界贸易中的“歧视性制裁”,以及抗击金融“新殖民主义”。

普京周日(8月31日)至周三(9月3日)访问中国四天。他在出访前接受中国官媒新华社书面采访时发表上述讲话,新华社和克里姆林宫同时在星期六(8月30日)发布相关内容。

受访学者分析,普京对华最新表态说明,美国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译川普)政府有意离间中俄、推动所谓“反向尼克逊战略”不可能成功。

上合峰会:图为2025年8月3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乘机抵达天津。(新华社)

俄罗斯总统国际事务助理乌沙科夫(Yuri Ushakov)周五公布普京访华行程时说,普京外访四天之久“实属罕见”。他头两天将在天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之后到北京出席抗日战争胜利阅兵式。

乌沙科夫透露,普京在九三阅兵式上将坐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右侧,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将坐在习近平左侧。对比10年前的阅兵式,习近平的右侧当时同样坐着普京,左侧则坐着中共原总书记江泽民。

普京上次访华是在去年5月,习近平则在今年5月访俄,同时出席“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根据新华社发布的采访内容,普京高度评价习近平是“真正的世界大国领袖”,“具有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并称俄中坚决谴责任何歪曲二战历史的企图,已载入联合国宪章和其他国际文书中的战争成果不可篡改。

他说,俄中战略协调发挥压舱石作用,俄中在多边框架下的合作,是两国关系重要组成部份。

普京进一步称,俄中在金砖国家框架内结成“统一战线”,反对世界贸易中的“歧视性制裁”;两国共同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改革,新金融体系应建立在真正公平的原则之上,避免将金融领域用于与“全球多数”根本利益相悖的“新殖民主义”目的。

普京在访谈中没有提及俄乌战争,但他上述讲话相信是指向美国和西方自俄乌战争爆发后,对俄实施的广泛制裁,包括能源、金融和科技等领域,导致俄经济受打击。

2025年5月8日,俄罗斯莫斯科,俄罗斯总统普京(右)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左)在会谈后举行会晤。(Reuters)

特朗普政府上个月以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把对印总关税提高至50%。他也威胁,如果俄乌不走向和平,他可能实施“大规模制裁或大规模关税”。中国则因向俄罗斯大量采购能源,而被西方视为向俄提供经济命脉。

普京在谈到俄中关系时就说,两国经济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自2021年以来,贸易额增长约1000亿美元,中国是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两国间的结算几乎已完全转向本币;俄罗斯在向中国出口石油和天然气方面稳居前列。

塔斯社(TASS)报道,乌沙科夫说,俄中将在普京访华期间签署20份文件,包括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rom)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签署三份重要文件。

美俄关系: 图为2025年8月15日,特朗普与普京与阿拉斯加举行会谈后,两人一同会见传媒。(Reuters)

乌沙科夫也说,普京将向习近平转述,他与特朗普在8月中旬于阿拉斯加会谈的内容,两位领导人届时将以茶叙形式举行会谈,评估乌克兰局势最新发展。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副教授李明江向《联合早报》分析,中俄会谈之后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一、面对美国的压力,中俄能源合作关系是否有重大变化;二、中俄此前陷入僵局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是否取得进展;三、中国就俄乌停战问题的表态。

计划中的中俄蒙跨境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二号”预计由亚马尔半岛,贯穿蒙古输气至中国东北部。(来源:Gazprom)

李明江评估,“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若取得进展,说明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有了进一步推进。这是俄罗斯经蒙古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的项目,设计年输送能力达500亿立方米。

李明江也分析,俄罗斯自俄乌战争爆发被国际孤立后,就多次强调中俄“统一战线”论述,旨在将中国拉入同个地缘政治轨道上,北京须要以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去应对美欧的压力,也愿意配合。这也证明,特朗普有意推动“反向尼克逊战略”,“美俄抗中”不可能成功。

本文获《联合早报》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