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大示威:一纸社媒封锁令 为何掀起Z世代怒吼?| 新闻背后
尼泊尔政府9月5日封锁多个社交平台,引发年轻人反封锁及反腐示威。数千名示威者周一(8日)试图闯入位于首都加德满都的国会大楼,遭警方施放催泪气及橡胶子弹驱散,造成至少21人在抗议活动中丧生。
这场由Z世代主导的抗议,迅速从反对平台封锁,扩大为对贫富差距、权贵腐败等问题的全面不满。政客子女奢华生活与普通人困境的鲜明对比,点燃了早已积压多时的民怨。
抗议的导火索是什么?
上周,尼泊尔政府封锁了包括Facebook、YouTube、Instagram、X在内的26个社交媒体平台,原因是这些平台未能在限期内完成本地注册。尽管政府辩称此举是为防止人们利用虚假网络身份散布谣言、从事网络犯罪,并破坏社会和谐,但这项禁令却激起了尼泊尔年轻人对政府的愤怒。
巨大贫富差距点燃愤怒
这场被称为“Z世代抗议”(Gen Z protests)的运动,主要由30岁以下的年轻尼泊尔人主导,许多参与者甚至还只是身穿校服的学生。
示威的年轻人除抗议对社交媒体的封锁外,同时也对腐败、裙带关系(nepotism)等问题表达不满。在经济下行和腐败的背景下,尼泊尔民众将政客子女奢华的生活方式,和普通民众每天的艰辛进行了对比。
抗议者认为权贵子女不需要靠自己努力,就能过上奢华的生活,然而尼泊尔绝大多数人的人均年收入却仅为1400美元(约1.09万港元)。此前印尼亦因政府官员在民众普遍底薪的情况下,还能额外获得薪水外的住房补贴,导致民众爆发抗议。
尼泊尔示威期间,带有“#Nepo Babies”“#Nepo Kids”等标签的影片开始充斥各大社交平台,显示民众对权贵子女的愤怒。
此外,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去年尼泊尔的青年失业率达到20%。政府未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经济机会,且对重大贪腐事件视而不见,进一步加剧民众的不满情绪。
抗议局势未有缓解
最初的和平抗议活动于9月8日演变成与执法人员的暴力冲突。尼泊尔安全部队周一(8日)对年轻的示威者开火,发射了实弹、橡皮子弹和催泪弹,导致多名抗议者丧生。
死亡事件导致尼泊尔陷入政治危机。内政部长莱克(Ramesh Lekhak)于9月8日晚间请辞,表示自己承担道义责任;总理奥利(KP Sharma Oli)则于9月9日辞职,政府亦于同日宣布解除社媒封锁禁令。
但示威未有缓和迹象,数百名抗议者后闯入位于首都加德满都的尼泊尔国会大厦,甚至点燃了大楼。此外,首都加德满都国际机场亦宣布即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