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G2|俄罗斯被“剪裙边” 前苏联势力范围接连崩塌

撰文: 杭子牙
出版:更新:

8月11日,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领导人在美国草签了一份和平协议,标志着这两个曾经深陷冲突的国家开始走上关系正常化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不仅在此间成功扮演了 “和平使者” 的角色,还为美国获得了一条连接南高加索的重要过境走廊。这条贯穿亚美尼亚,连接阿塞拜疆本土与飞地纳希切万的战略要道,将被命名为“特朗普国际和平与繁荣之路”(TRIPP),并由美国独家控制99年,极大强化了美国在这一战略要地的影响力。

而众所周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后该地区一直是俄罗斯的实力范围。在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的历次冲突中,俄罗斯都扮演了关键角色。如今随着国际形势变化,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显著削弱,已经明显被边缘化。​

2025年8月8日,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Nikol Pashinyan,右)及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Ilham Aliyev,左)当日到访白宫签署由美国斡旋的和平协议。图为2人互相握手,而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则握着2人的手。(Reuters)

叙利亚是俄罗斯介入中东事务的重要抓手,也是前苏联解体后唯一在中东尚存的军事基地。2024年12月8日,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在穆罕默德・朱拉尼领导几乎 “兵不血刃” 地攻入首都大马士革。亲俄罗斯的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被颠覆后前往俄罗斯寻求庇护,叙利亚政权随之更迭。变天后的叙利亚旋即倒入美西方阵营。今年5月,特朗普访问沙特期间,朱拉尼在沙特王储引见下与特朗普会面,美国随后解除了对叙利亚长达数十年的制裁。俄罗斯在叙利亚经营多年的成果则毁于一旦,其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布局遭受重创。​

2025年6月13日至25日,以色列和伊朗爆发了“十二日战争”,伊朗本土遭到以色列军事打击,损失惨重。战争来到6月21日,美国出动B2轰炸机群炸毁了伊朗福尔道、纳坦兹和伊斯法罕等三处核设施并威胁将继续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在美以胁迫下,伊朗被迫接受美国提出的停火条件,与美国谈判。

虽然伊朗还没有完全倒向美国,但经由此役,其抗美的意志和能力被摧毁。俄罗斯是伊朗的签约战略伙伴,也是伊朗与美以对抗的战略支持者与心理后方。然而在此役过程中,俄罗斯因为乌克兰战争自顾不暇,未能在关键时候为伊朗施以援手,失去了伊朗的战略信任。即便伊朗不发生政权更迭,俄伊关系以后在表面上可以得到修复,德黑兰和莫斯科之间也将面临深层次信任挑战。​

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在苏联解体后一直被俄罗斯视为“后院”,是俄罗斯最稳固的势力范围。俄罗斯和这五个中亚国家通过双边或多边协议形成战略捆绑,这五个国家在经济和安全层面对俄罗斯也是相当依赖。

但与此同时,因为历史及宗教等原因,这五个中亚国家对俄罗斯数百年奉行的扩张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也深感恐惧,在与俄罗斯合作的同时对自身安全深感忧虑。俄乌战争爆发,乌克兰的悲惨命运更加深了中亚五国的安全恐惧。同时俄罗斯深陷俄乌战争也让五个中亚国家敢于更直率表达国家意愿。五个中亚国家纷纷加大了“去俄化”力度,尤其哈萨克斯坦等表现尤甚。​

俄罗斯莫斯科,俄罗斯共产党的支持者们高举旗帜和列宁的画像,前往列宁陵墓参观。俄罗斯共产党每年都会庆祝苏联创始人列宁的生日。 (AP Photo/Pavel Golovkin)

另外在中亚地区,瞅准俄罗斯深陷战争困境,美国、土耳其在加紧介入,中亚五国为自身安全与发展考虑,也有意通过强化与俄罗斯之外其它大国的关系来平衡俄罗斯的影响力,减轻对俄罗斯的战略依赖。尤其中国这几十年经济发展迅速,推出“一带一路”等战略安排,愿意和其它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又以以睦邻政策取信与邻,获得了中亚国家的普遍认同。

在俄乌战争期间,被俄罗斯阻止多年的中吉乌铁路终于开工。2025年6月17日,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中国与中亚五国共同签署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件——《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虽然仍不容小觑,但是面临其它国家的竞争以及中亚国家对俄罗斯的深层次信任缺失,俄罗斯在这一区域的存在已大不如前。​

稍加盘点不难发现,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的传统实力范围在迅速坍塌。尤其最近一两年来,坍塌速度更快。俄罗斯虽然在俄乌战场达到了了局部战争目的,吞并了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大部分领土,并且在特朗普上任后与美国的关系又得到修复。但从战略层面损失更大。

再从更长的周期长期看,前苏联曾是一个世界性强国,除了组成苏联的15 个加盟共和国外,在东欧,南欧,中东,东亚等一度都存在极广泛的实力范围,有不少国家还建有军事基地。甚至新中国在成立后初期都实施“一边倒”外交政策,加入了苏联东欧阵营。世界当时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主义划分,以美苏为首,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结构。

但是后来,因为遂行大国沙文主义,介入干涉他国政治,前苏联势力范围内的很多国家纷纷离开,有些甚至成为战略对手。苏联解体后,不仅东欧离开,原苏联的多数加盟共和国也和俄罗斯离心离德,有的甚至加入北约。俄乌战争是俄罗斯对北约扩张的战术反击,从俄罗斯利益的层面是为了将北约推离腹地边境——这也是这场战争背景的复杂之处,但战争不仅未能达到推离北约的目的,反而导致北约进一步东扩,连芬兰和瑞典也在战争期间加入了北约,俄乌仇恨也更加难解。

几年战争下来,除了白罗斯和朝鲜,俄罗斯的影响已被进一步挤压到国家边界之内。今年7月28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一个国际论坛上说,“俄罗斯正在独自对抗整个西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们都有盟友。现在我们在战场上没有盟友了。”这个说法即是俄罗斯国际处境的真实写照,也是其不得不面临的困局。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加速向纵深推进,动荡与变革成为常态,大国政治与新科技革命是这个时代的最显著特征。在这个快速变动的世界,更需要搞好经济壮大实力,提升科技与军事现代化水平,需要不动如山的战略定力。不管大国还是小国,一招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

中美G2| 势力范围接连崩塌 俄罗斯已成地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