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将面对什么挑战?
9月1日上午,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主席表示,尽快建成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为成员国安全和经济合作提供更有力支撑。实际上,早在201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曾在上合组织成员国第九次总理会议上提出,研究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探讨共同出资、共同受益的新方式。因此,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认为,中方10多年前提出成立开发银行倡议,这次终于瓜熟蒂落。
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对各成员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对于中亚国家如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和乌兹别克而言,它们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储量丰富,但长期受制于基础设施薄弱和资金短缺。2015年,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提出,积极筹建上合组织开发银行,为各国发展提供融资保障。实际上,哈萨克的“光明之路”计划、乌兹别克的2030战略等规划,都急需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来源,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可谓恰逢其时。
另一方面,上合组织的功能定位也在悄然转型。虽然上合组织成立的初衷主要是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宗教激进主义,但是近年来成员国逐渐从传统安全合作转向多方位立体式合作,其中经贸合作的重要性凸显。2024年,中国同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贸易额是5124亿美元,而这个数字在2001年时只有142亿美元。这种增长趋势意味着成员国之间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当然也能在这些领域提供重要帮助。
此外,世界银行中国局前局长Bert Hofman曾指出,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可能会主要以人民币提供融资,因为在现有框架下,没有一个成员国的资本市场能够单独承担长期、大规模的基础设施融资。所以,如果该行的主要运营依靠人民币,那么其不仅能便利区域内的贸易结算,还将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而为中国制造的输出提供契机。
当然,该行的筹办以及未来的运作,肯定不会一帆风顺,需要解决各种问题,避免各种潜在的“坑”。
首先,作为上合以及金砖的创始国,俄罗斯过去对该行的态度较为复杂,甚至有些“消极”。俄罗斯此前曾提议中国以与俄罗斯同等的规模加入欧亚开发银行(EDB),然后再扩大其成员规模,并将其转变为上合组织银行。值得注意的是,在EDB的股权结构中,俄罗斯和哈萨克在其中占主导地位,(俄罗斯占66%的股份、哈萨克占33%)。相关报道显示,中国不接受这种方案,并提出银行的法定资本由参与国按比例缴付。
2015年6月,原俄罗斯财政部副部长、EDB行长德米特里·潘金表示,由于欧亚开发银行少数股东的反对,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很可能永远不会成立。此外,还有部分专家表示,应放弃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想法,因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投行等各种金融机构已在创建和运行。可以说,作为上合组织中的重量级成员,俄罗斯的这种态度在未来仍可能成为该行筹建和运行中的障碍。
其次,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经验来看,治理结构的完善是一个关键挑战。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创始副行长保罗·巴蒂斯塔曾指出,该行的部分官员并不是为机构本身服务,而是充当各自国家的代表。他说:“我见过一些副行长在银行中完全把自己当作所在国的代表。”这种情况或许同样会在上合组织开发银行中发生。受此影响,随着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逆全球化趋势加剧,一旦某些成员国政局动荡(如哈萨克在2022年曾爆发的政治骚乱),可能直接影响到项目执行和金融稳定。
此外,西方国家对中亚地区的影响不容忽视。一方面,经济上,美国自1990年以来在哈萨克投资近400亿美元,远超中国在当地的投入,特别是在油气等关键领域有高额投资。另一方面,意识形态上,巴蒂斯塔表示,“西方影响力在我们的社会和政府中仍然太强大”。因此,在治理结构不成熟的背景下,西方资本与思想的深度嵌入,可能在无形中影响该行的运作环境。
第三,部分成员国对中国有所提防,这或将为该行的运作蒙上阴影。2015年初,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五国形成了统一关税区,称为“欧亚经济联盟”。而该组织已对中国多种商品进行了反倾销审查,比如今年6月,欧亚经济委员会发布公告,维持2019年的决定,继续对原产于中国的无缝钢管征收15.5%的反倾销税,有效期至2030年6月23日。可以说,在逆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这类经贸摩擦还会继续,无疑会影响到各国在金融方面的合作。此外,安邦智库(ANBOUND)过去的研究曾提到,资源民族主义正在全球兴起。未来部分国家可能出于控制关键矿产的考虑,对上合组织开发银行设限。这同样会影响到该行未来的运作。
此外,从经济结构看,上合组织一些成员国经济高度依赖单一资源出口,抗风险能力不足。在全球经济周期波动或突发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些国家可能面临债务违约风险,导致银行贷款无法回收,从而增加机构的不良资产率。若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银行的可持续运作将受到严重威胁。
最后,假如该行的主要运营依靠人民币,那么部分国家或将担心其经济愈发依赖中国,以及金融主权被削弱。而美元、欧元体系的主导者(美国、欧盟)亦可能通过外交或金融手段阻挠人民币的扩张。这也意味着,该行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或许会被其他国家设置障碍。
总的来看,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便利贸易结算、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从过往经验以及成员国之间的情况来看,该行在筹办以及未来运作中,仍有很多压力与挑战,不容忽视。
最终分析结论:
近日,中国提出尽快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十余年前提出的倡议,如今进入实质推进阶段。这不仅契合成员国对长期低成本融资的需求,也顺应上合组织从安全向经贸合作转型的趋势。该行未来有望推动区域互联互通、便利结算并提升人民币国际影响力,但在成员国利益分歧、西方影响力及治理风险等因素下,其发展仍充满挑战。
本文原载于2025年9月7日的安邦智库每日金融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