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2026诺贝尔奖工程:加沙停火之后,俄乌停火也不远了?
本周一(13日),特朗普(Donald Trump)才刚匆匆访问以色列并到埃及出席云集区内和欧洲多国领袖的加沙停火“领功会”,如今很快就像他的以色列国会演说所言一般,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到叫停俄乌战争的问题上。
周四(16日)特朗普同普京(Vladimir Putin)通电谈了两个小时。两人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到由亲俄特朗普政治盟友欧尔班(Viktor Orban)主政的匈牙利布达佩斯跟普京再次会面--这将是8月中两人在阿拉斯加会面之后的另一场会晤。
周五(17日),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也会第三次访问白宫,外界关注特朗普会否决定向乌克兰供应早前美国用来打击过也门胡塞武装(Houthis)和伊朗核设施的战斧(Tomahawk)巡航导弹。
特朗普继续“骑墙”?
由于阿拉斯加“特普会”之后俄乌停火毫无进展,特朗普似乎将施压对象转向普京,上月更声言他认为乌克兰可以以战斗方式取回所有失地,而到10月初多家媒体也报道指特朗普已同意允许美国情报机构向乌克兰分享远程打击俄罗斯境内能源基建目标的情报--因此,人们对于这次泽连斯基访美一般持审慎乐观态度。
不过,跟普京通电之后,特朗普的立场似乎又再回头靠近俄罗斯。被问及供应战斧巡航导弹的问题,特朗普此时则称美国自己也需要战斧巡航导弹,暗示不会批出对乌克兰的供应。
至于特朗普自己多次“只有说没有做”的对俄制裁限期,在周四,参议院的共和党多数派领袖图恩(John Thune)表明将会在未来30日为已提出的制裁俄罗斯法案进行大会表决。相关立法将给予特朗普在法律上毫无疑问的权力去向购买俄罗斯石油产品的国家征收最高500%的关税,并包括了多项其他层面的对俄制裁。
可是,白宫官员本周的最新表态依然是要以欧盟跟美国一起实施“次级关税”为前提--由于欧盟几乎完全不可能为此向中国和印度两大俄罗斯石油买家开征此等关税,因此特朗普的对俄制裁威胁大概将会持续停留在“只说不做”的层级。
泽连斯基表明,这次访美是要谈乌克兰“进攻”的问题。在周四的特普通话之后,泽连斯基大概不能期待太多。
不过,这也不代表特朗普没有进一步帮助乌克兰的空间。由有孤立主义倾向的赫格塞恩(Pete Hegseth)主持的美国国防部据报过去几个月一直阻止乌克兰用美国已经供应乌克兰的陆军战术导弹(ATACMS)来攻击俄罗斯境内目标。周五的“特泽会”后,这种限制可能会获得放宽。
ATACMS的射程(300公里)当然远远及不上战斧巡航导弹(1300至2500公里),但这种放宽也算是有胜于无。
不过,各方将注意力集中在美国会否供应战斧巡航导弹,其实从一开始就是摆错焦点。
输出战斧巡航导弹的虚实
首先,美国国防部2022年以来只采购了202枚战斧巡航导弹,但单是用来打胡塞和伊朗已经用掉至少124枚,而美军采购战斧的数字近年也屡创新低。虽然美国据估计还有约4000枚战斧巡航导弹的库存,但是无论是印太地区,还是特朗普政府对委内瑞拉的潜在军事行动,都需要用到战斧,要减省库存来供应乌克兰有一定难度。
而且,战斧本来是设计在军舰和潜艇上发射的,虽然战斧也能在堤丰(Typhon)中程飞弹发射系统上发射,但后者的供应吃紧,特别是印太地区对此需求甚大,难以供应乌克兰。即使美国海军还可以改装其他发射器让乌克兰在陆上使用战斧,但从改装、输送到训练需时至少几个月,对乌克兰战争不会造成任何即时的影响。
即使特朗普真的决定向乌克兰输出战斧巡航导弹,这只会一种政治表态多于军事支援。
真正有效的军事支援是有关俄罗斯境内目标的情报分享。
经过过去大半年的战事,俄军虽然一直保持了地面战场上面的主动,但打来打去依然处于胶着状态,俄罗斯每日近千死伤只换来极少量的土地。由于普京不愿再发布动员令,而俄罗斯内部召募新兵的成本不断提升(部份地方政府的新兵签约费达到年平均工资的三四倍),再加上冬天又再迫近,俄军9月的地面进展已比8月慢了一半。
乌克兰近两三个月的远程攻击也不断加重俄罗斯的战争成本。9、10月之间,俄罗斯38个主要炼油厂有至少21个受到乌克兰的无人机攻击,俄罗斯的石油提炼产能持续被减少两成左右,部份地区出现汽车需要排长龙入油的情况,而俄罗斯亦不断将其电油出口禁令多次延长,俄罗斯的燃料出口9月也跌至2022年2月开战以来的最低点。
虽然乌克兰的无人机攻击造成破坏的能力较弱,炼油厂可以不断维修恢复生产,但不少炼油厂已经多次受到乌克兰攻击,维修的速度始终难以追上爆炸的速度。
同时乌克兰的无人机也不断演进,如今已经有能力攻击到离俄乌边境2000公里的距离。例如一架攻击距离达1500公里的FP-1无人机,造价只需5.5万美元,而乌克兰每天都在生产超过100架。这种攻击对俄罗斯而言是防不胜防的。
而乌克兰自己最近也研发出火烈鸟(Flamingo)陆基巡航导弹,射程达3000公里,可在离地面50米的高度飞行,容易避过雷达,速度亦远比无人机迅速,更能够负载比一般单向攻击无人机多10至20多倍的炸药。如今火烈鸟的每月产量约7枚,但已在迅速增加,其成本每枚约为50万美元,成本远较无人机为高,却是美国战斧巡航导弹的大约四分之一。
火烈鸟10月以来已开始用来攻击俄罗斯境内目标。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特朗普要援助乌克兰,最有效的方法其实是提供有关俄罗斯境内目标的情报,而不是输出战斧。
俄罗斯冬季攻势又来了
随着冬天来临,俄罗斯对于乌克兰当然也有新的攻势。最近,俄罗斯就开始利用大量无人机和导弹集中打击乌克兰的天然气生产地点,至少已折损了乌克兰六成的天然气产能。当然,这也是过去三个战争之下的冬天的能源攻击惯例,不过其严重程度却是历年最高。
俄罗斯一直因应在乌克兰的美国爱国者(Patriot)导弹防御系统来调整他们的导弹攻击模式,如今乌克兰对于俄罗斯弹道导弹的截击率已大大减低。
而且,普京近月不断用灰色地带的攻击侵扰欧洲北约成员空域,也导致欧洲国家自己也需要用上更多爱国者来保护自己,而不能进一步大举供应乌克兰。
这些因素则决定了,特朗普在空防问题上能够帮助乌克兰的空间甚为有限。
整体而言,无论周五特朗普见完泽连斯基之后有何进一步的决定,俄乌战争到2025年即将进入停数之际,依然是处于僵持局面,双方只是不断互相消耗。特朗普任何可能范围的行动也无法改变这一点。
停火的客观条件
其实,战争的终结往往由客观因素决定。加沙战争正是如此。在特朗普宣布停火方案之前,以色列民意早就大比数支持停火,而以军如果真的要用武力消灭哈马斯的话,几乎难以避免进一步造成加沙平民大量死亡,而且需时甚久、人力财力成本极高;而从哈马斯的角度来看,停火是其喘息之机,而在加沙并无其他有力武装的背景之下,他们也能够把握停火初期的空窗期来重建其对加沙的实质控制,交出所有人质来求存,也是值得的赌博。双方早就有停火的客观条件,特朗普拿出一个模糊却合理的方案来,大家当然暂时接受。
俄乌战争的情况也是如此。由于乌克兰不能够变成“阿富汗撤军2.0”,特朗普不能完全站在普京的立场来施压乌克兰屈辱求和。反过来看,由于俄罗斯说到求也是核武大国,而且对上乌克兰有明确的长远军事优势,特朗普也不能全力下注乌克兰去试图迫使普京放弃他的战争目标。
在这样的两难之下,唯一能够让战争停止下来的客观条件就是让俄乌双方都看到继续消耗下去没有意义,从而接受一种接近就地停火的妥协,把领土主权问题甚至是乌克兰未来战略定位(包括有没有权利加入北约)的问题暂时搁置。
根据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的日程,2025年末将是接受和平奖提名的时段,特朗普如今有加沙停火的“功劳”在身,已经算得上是2026年的大热人选。如果他进一步能促成俄乌停火,就算诺贝尔委员会在意识形态上与特朗普有多南辕北辙,他们也很难不忍痛把奖项交到他手上。
特朗普如今正在做的,就是要制造出俄乌停火的客观条件,也就是让双方都看到继续打下去没有意义。
普京最近的发言依然是表明俄罗斯多打个几年也愿意继续打下去,显示出他依然相信欧美援乌的韧性最终不及俄罗斯。要制造出停火的客观条件,特朗普就是要让普京看到,即使像他这么一个较为亲俄、几乎只谈实利、有半边孤立主义影子的美国总统也是会继续长期支援乌克兰的。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特朗普即使不愿作出“战斧输乌”之类的标志性行动,也依然会展现出继续支持乌克兰的意志。
在促成俄乌停火的问题上,各界都一直看不起特朗普。不过,从加沙停火的落实来看,表面言行荒诞又多变的特朗普背后还是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意愿和用人能力。如今他再次把焦点放到俄乌战争之上,大家其实不宜太过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