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成首位女首相 日本政治最成功的一次失败

撰文: 郑真
出版:更新:

公明党退出和自民党的联合政府后,经过多日筹谋,自民党与右翼势力日本维新会达成了合作共识,这是10月21日高市早苗能够正式当选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的现实原因。

高市早苗身上有个鲜明的标签,就是女性。环顾全球,政坛女性政客并不罕见,但是在东亚政治体系内女首相女总统并不常见,尤其在女性地位不如男性的日本,高市早苗能够当选日本第一位女首相具有突破性意义。

原本人们以为这是一位女强人。但讽刺的是,一个以女性身份当选首相,并以此为傲的人却反对日本天皇出现女系接班人。这到底是日本民主政治的退步还是进步?

高市早苗竞选日本自民党总裁时以“安倍女孩”的身份自居,处处标榜自己是继承安倍遗志的人。当选首相后,高市早苗在10月21日举行的记者会上,佩戴珍珠项链和珍珠耳环, 身着蓝色套装,刻意模仿英国首位女首相戴卓尔夫人。以女首相的姿态希望成为戴卓尔夫人一样的女强人的意图不言自明。但是人们不禁要问,从安倍女孩到第二个戴卓尔夫人,高市早苗何时做自己?

2025年10月21日,日本东京,首相高市早苗(前排中间)在首相办公室与新内阁成员合影。(Reuters)

高市早苗上台后,自民党内最大的受益者是重新成为自民党副总裁的麻生太郎。没有自民党唯一没有解散的派系麻生派的支持,高市早苗不可能胜选。党内基础薄弱的高市早苗不过是麻生太郎的提线木偶。她的上台不过是麻生太郎重新回到自民党政治核心的一个操作。麻生太郎长期担任财政大臣,他的财政经济主张偏向稳健和高市早苗的激进财政有着根本不同。未来执政,高市早苗很难施展自身主张。

成为首个女首相固然具有突破性意义,但高市早苗的种种表现都显示她的个人能力个人格局根本不具备突破性意义。她不是独领风骚式的人物,更不是旗手式的人物,她很有可能只是一个被摆在前台的傀儡。

高市早苗身上另外一个显著的标签是极右翼。以往人们普遍以为高市早苗是日本政坛一个让人一笑了之的边角料。但是现如今她却爬上了首相的位置。

2025年10月20日,日本东京国会大厦内,执政党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与日本维新会党首吉村洋文签署联合执政协议文件。(Reuters)

和自民党联合执政的日本维新会也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右翼政党,和高市早苗在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推动“自主防卫”等方面的主张有共通性。

但在经济政策上,高市早苗主张积极的财政支出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而维新会倾向于小规模、高效率的政府,主张减少中央干预地方事务,推动地方分权。高市早苗主张增加国防开支,强调“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维新会同样支持增加国防开支,但更注重宪法修订和地方安全治理。 ‌如果说高市早苗是极右翼,那么维新会是一个右翼。两者右的程度不同。

日本维新会将以“内阁外合作”的形式与自民党结为执政盟友,即日本维新会成员不加入新内阁。以往政党都积极寻求加入内阁分一块内阁大员的蛋糕,但是右翼的维新会却谋求的是内阁外合作。谨慎的姿态可想而知。利用高市早苗,但是不入内阁不为未来的政策失败背锅。一个右翼政党对一个极右翼政客的防范姿态从一个侧面说明,高市早苗内阁的前景并不乐观。

由于自民党在国会失去了多数席位,即便同维新会联合执政也没有获得过半优势,这使得高市内阁相当脆弱。以女性和极右翼标签粉饰支持率的这次政权更迭,看似轰轰烈烈,实际上不是日本政治的成功,而是日本政治最成功的一次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