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内推前任”成脱单自救新招?上海女:前男友和闺蜜结婚了

撰文: 陈进安
出版:更新:

今年七夕,婚姻咨询师汪群群在朋友圈刷到一则温馨的动态:火红的玫瑰、精美的礼物,配上甜美的笑容。发帖人是她的咨询对象晓慧,去年与陈伟结婚,而陈伟正是晓慧闺蜜彤彤的前男友。这段因“内推前任”促成的佳缘,让汪群群感触颇深。她向陆媒表示,“内推前任”正成为年轻人脱单自救的新方式,背后反映了对靠谱婚恋的渴望。

据《新闻晨报》报道,彤彤与陈伟的恋情始于亲戚介绍。彤彤是上海本地人,211高校毕业,在中型企业担任中层管理,气质出众。陈伟则是海归博士,经济条件优越,被认为是彤彤的“相亲天花板”。然而,两人因年龄与生活背景差异,感情难以同步。彤彤属焦虑型依恋人格,渴望更多关注;陈伟则是回避型,习惯以沉默应对争执,导致彤彤缺乏安全感。

在汪群群的咨询中,两人通过依恋关系测试认识到彼此的不合,选择和平分手。但他们对彼此的人品仍高度认可。彤彤曾向闺蜜晓慧倾诉恋情细节,晓慧对陈伟的性格表示理解,并在彤彤的“内推”下与陈伟相识。一年后,陈伟与晓慧步入婚姻,彤彤也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伴侣。她表示,新男友虽不如陈伟条件出众,但给予了她最需要的安全感。

汪群群分析,晓慧属安全型依恋人格,能包容陈伟的回避型特质,两人更为契合。她指出,“内推前任”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年轻人对可靠婚恋资源的追求。在熟人圈中,前任的推荐如同“品质认证”,降低了情感投入的风险。彤彤的“内推”成功,正是因为她对陈伟的了解与信任,为晓慧提供了安全感。

陈伟和晓慧的结婚请柬。(新闻晨报)

在团区委的一场相亲活动中,汪群群调研发现,许多年轻人对“内推前任”持开放态度。35岁白领茜妮表示,相亲对象往往由不够了解自己的亲友介绍,匹配度低。而密友推荐的对象,因双方都熟悉,成功率更高。29岁的紫仪也分享,她将人品可靠的前任推荐给他人,认为这是对优质单身资源的合理利用。

社交媒体上,网友将可“内推”的前任归类为“人品可靠、家风良好、性格稳定”等类型,凸显年轻人对稳定关系的看重。汪群群认为,这种“三角互动”模式需要理性处理情感转移,推荐者应坦然面对过去,与前任保持适当距离,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汪群群建议,参与“内推”的各方应以开放心态面对过去,坦诚沟通分手原因,并为新关系设定清晰界限。单身者无需因推荐成功而焦虑,爱情与否不影响个人价值,适合的伴侣终会出现。

七夕期间,商场大屏幕滚动播放浪漫文案,映衬著年轻人对爱情的渴望。汪群群指出,“内推前任”只是寻求靠谱爱情的一种方式,真正的核心在于找到“无需认证的对的人”。爱情不是标签匹配的考试,而是从相识到信任、从摩擦到包容的旅程。她鼓励年轻人勇敢追爱,强强调七夕的热度,体现了人们对爱的追求。最珍贵的,是找到那份让心动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