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欠款滚雪球成1260万 95后女生被迫抵押近千万房产还债
一名年轻的海归女子因资金需求误陷“套路贷”陷阱,一年多的时间内,原本13万元(人民币,下同)的借款竟被犯罪集团透过“以贷养贷”手段恶意叠高至1260万元,最终被迫抵押近千万元房产还债。受害者报案后,成都警方历经5个月侦查,于11月成功逮捕涉案的5名疑犯,经依法审计,查实该公司在高利放贷违法犯罪活动中,涉及向200余名受害人借款,非法出借涉案资金累计4900余万元。
《红星新闻》报道,2023年,留学归来、95后的小叶希望通过创业来证明自己。某日,她接到一个贷款电话,并向对方借款13万,约定一个月归还。
警方介绍,13万元扣除手续费、约5万元的利息后,小叶到手只有8万元。临近还款时,第二家贷款公司联系小叶,并称“可以帮你先还,多不了多少利息”。随后,小叶第二次借款30万元,扣除手续费、约10万元利息后,再还之前借的13万元,到手仅剩5、6万元。
经查,2023年11月至2025年3月期间,小叶个人初始借款仅13万元,经5家贷款公司和11名放贷人,通过“转单平账”“以贷还贷”等手段,最终贷款被恶意垒高至1260余万元。小叶被迫抵押名下评估价950万元的房产还债,但仍然发现自己无力偿还,家人得悉后立即报警求助。
今年4月,高新公安成立工作专班调查。经查,疑犯何某、吴某、付某等人利用成都一住房租赁公司表面从事住房租赁业务,实则长期从事非法借贷活动。
办案民警蒋警官介绍,涉案犯罪团伙具有隐蔽性,常以借款人名下房屋为担保,在同借款人签订的虚假房屋租赁托管合同外衣掩护下,以“租赁违约金”名义同比息180%收取不受法律保护的高额利息。
蒋警官称,犯罪团伙目的是通过签订虚假租赁合同,甚至会进行房屋租赁备案来“伪造”借款人在无法实现租赁需求的情况下,支付“租赁违约金”来非法牟利。若借款人未能还债,他们不会暴力催收,而是直接去法院起诉。借款人只能抵押房产或低价卖楼。
警方发现,利用上述违法行为,涉案公司旗下核心成员有多笔房产交易记录,并且经依法审计,查实该公司在高利放贷违法犯罪活动中,涉及借款受害人200余名,非法出借涉案资金累计4900余万元。
11月11日,警方展开收网行动,成功拘捕5名疑犯。经查,涉案犯罪团伙涉及多个省市,目前相关人员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蒋警官表示,在办案过程中发现,很多类似案件的受害者都是年轻人。一方面95后、00后年轻人有房有车,有超前消费的习惯,会下意识地认为,只是一个房屋租赁租。实际上此类租赁合同,签下的10年租约,只会给3-4年所谓的“租金”,远低于市场价。180%的年息无法承受,到最后只能把房产抵押,借新账还旧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