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在华红利恐怕会终结 中方未回应何时解除文娱禁令
近期中日关系持续恶化,日本电影在华上映审批流程被暂停。11月2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被问及与日有关的文艺活动暂停状态将持续多久时,她并未给出具体时间,而是回应“中日之间的交流合作受到影响,起因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错误涉台言论”,恶化了中日交流的氛围。
这次中日关系风波,中方对日采取抵制措施,其中较为明显的就有电影领域。除了暂缓上映《蜡笔小新剧场版:超华丽!灼热的春日部舞者》、《工作细胞》等多部电影,目前上映的日本动画电影《鬼灭之刃:无限城篇 第一章 猗窝座再袭》亦被拖累。大陆媒体报道,《鬼灭之刃》11月14日在内地上映,3日就收得3.7亿元(人民币,下同),但随著中日关系急冻,该电影票上座率从8.6% 骤降至3.1%,单日票房从9000万持续跌至1000万,算是“断崖式下跌”。
有中国电影评论专家表示,日方如不撤回错误发言,日本电影在华红利恐怕会终结。据统计,日本动漫产业在中国拥有很大的市场,就拿动画电影来说,在华上映的就有多部票房破亿,比如《你的名字》5.75亿、《哆啦A梦:伴我同行》5.29亿、《千与千寻》4.88亿。
一定程度上,中日关系直接影响日本在华电影文化传播。回顾日本动画电影在中国的引进之路,离不开官方的引导。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1978年8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之后中日两国关系慢慢向好。
在这背景下,中国在1979年引进并播放日本动画电影《龙子太郎》,当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紧接着1980年,中国引进第一部日本动画片《小飞侠阿童木》。90年代更是黄金期,日本动漫风行中国,如《男儿当入樽》和《名侦探柯南》。可以说,现在中国很多80、90后,都是看著日本动漫长大的。
因为今次中日关系交恶,日本电影在华审批和上映受到影响,但也有喜欢日本动漫电影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发言:“虽然觉得遗憾,但更希望日本当局尊重历史事实,中国观众的态度和爱国心不容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