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80年|全港遗址立牌匾 高官连日参观 吁市民忆苦思甜
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特区政府整理了超过40个抗战遗址的资料,民政事务总署今日(9月2日)表示,多区民政处已在区内抗战遗址优化周边环境,加设纪念牌匾、史实资讯牌等。特区政府高官连日来亦纷纷参观抗战展览、抗战遗址等,以示铭记历史。
继上周六(30日)行政长官李家超与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参观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多位高官连日来分别到访位于全国不同地点的抗战遗址,它们当中不少新竖立了“香港中共抗战遗址”牌匾,介绍其与抗战历史的关系。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在政制局社交平台上表示,市民大众尤其是年轻新一代,应多参观意义重大的抗战遗址,忆苦思甜。他又警告“一些野心勃勃的人和国家”,不要妄动干戈,挑起事端,试图破坏和平,否则必会自招其祸、自取灭亡。
卓永兴、宁汉豪到访抗日游击队成立地点
政务局副司长卓永兴与发展局局长宁汉豪分别透露,他们各自走访位于西贡的黄毛应玫瑰小堂,凭吊抗日英烈。黄毛应村位于西贡大网仔附近,是一条约有十多户的客家村落。村内的天主教堂“玫瑰小堂”建立于1940年,卓永兴介绍,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东江纵队前身)于1942年2月3日在该址成立港九大队,当时全村14个青年有6人加入港九大队。
卓永兴另外到访了蚝涌车公古庙,这座庙宇已有400多年历史,属一级历史建筑。抗战期间,港九大队沙田短枪队以该庙作为据点,经常聚会和部署行动,多次成功袭击日军,肃清汉奸和特务。
黄毛应玫瑰小堂和蚝涌车公古庙的门外,都竖立了一个“香港中共抗战遗址”牌匾。卓永兴表示,认识历史、记取历史的教训和先烈的牺牲,有助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珍视世界和平,并为开创国家更美好的未来,作出贡献。
宁汉豪则表示,我们今天能够过着安稳和平的生活,全赖80年前无数奋勇抗日的烈士。她祈愿为国捐躯的烈士们安息,并强调必须牢记历史,为缔造和平贡献力量,让世界各地人民过着幸福和平的日子。
黄伟纶访西贡育贤书室 曾存放日军溃逃遗下武器
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今日到访了西贡沙角尾村育贤书室,并与四位村长作交流,缅怀抗日组织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在港英勇抗日的珍贵历史。西贡是港九独立大队的大本营,育贤书室在香港沦陷期间,曾被港九大队用作抗日据点,亦曾被日军占用。日军溃逃后遗下的大量枪械武器,曾存放书室一段时间,后来上交东江纵队驻香港办事处。
曾国卫:市民多参观抗战遗址 忆苦思甜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到西贡旧墟位于西贡大街18号的“不夜天”茶座抗战遗址参观。地区代表之一的西贡街坊会总理李福康、西贡区议会前主席吴仕福向他介绍,抗日战争期间,西贡是重要的抗战据点,在此成立的东江纵队从事敌后工作,包括营救盟军战俘,以及协助护送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逃离本港等。
曾国卫表示,抗战遗址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抗外来侵略的光辉精神,也见证香港与祖国从来血肉相连的紧密关系,和抗战期间的积极重要贡献。他鼓励市民大众尤其是年青新一代,多参观意义重大的抗战遗址,忆苦思甜。
曾国卫警告“一些野心勃勃的人和国家”,不要妄动干戈,挑起事端,试图破坏和平,否则必会自招其祸、自取灭亡,“这是历史的必然,更是抗战胜利的铁证”。
林定国访儒林台 张国钧介绍八路军遗址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今日(2日)在社交平台发布参观抗战情报观察站旧址的短片。现在的上环儒林台8号在抗战时曾作为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的情报观察站。林定国介绍,1944年住在儒林台8号的文淑筠曾透过窗口以望远镜观察敌舰位置,帮助联军第十四航空队精准炸毁日军军舰。
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则介绍了位于律政中心附近的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的遗址。张国钧指出,该办事处是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在香港的核心领导机构,1938年1月设立时位于皇后大道中18号一栋大厦的二楼(现时地址则为皇后大道中20-20B号太平行),并使用“粤华公司”经营茶叶生意作掩护,积极发展华南抗日力量。
何永贤参观港九大队旧址 遇92岁抗日老兵
房屋局局长何永贤昨日(1日)联同副局长戴尚诚,到西贡槟榔湾五块田参观港九大队市区中队部驻地旧址,于村公所资讯牌前献上花束,向抗日战士表达敬意。参访期间偶遇92岁抗日老兵刘炳安。他9岁时曾任“小鬼通讯员”,冒险往返西贡及中环、铜锣湾等地传递情报。他向何永贤一行娓娓道出当年情报折叠技巧、赤脚跋涉的经历,并展示勋章与历史照片,分享当年的抗战故事。
孙东到乌蛟腾村访游击队驻地遗迹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则到访了位于北区的乌蛟腾村游击队驻地旧址。孙东今日在社交表示,乌蛟腾村是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的重要据点之一,当时有不少村民协助和加入游击队,投身抗日运动。乌蛟腾村第三段25号村屋正是港九大队其中一个驻地,当年游击队便在此屋分析情报及举行会议,对于当时指挥抗日活动有着重要作用。
邓炳强率保安局青年领袖访沙头角罗氏大屋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带领一班保安局青年领袖到沙头角罗氏大屋参观。该址现为沙头角抗战纪念馆。邓炳强形容,他曾多次到访这个历史建筑,它承载着值得被世人传颂的“抗战第一家”壮烈事迹,里面有不少战时珍贵文物。他向同行的年轻人讲解国家在抗战时期承受的苦难与奋斗历程,以及罗氏家族不畏牺牲、挺身卫国的精神,希望他们透过这段血泪史,深刻体会国家从苦难走向强大的历程,传承爱国初心,自强不息,守护家国。
卢宠茂到访刘春祥抗日英雄群体纪念碑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则到访屯门龙鼓滩的“刘春祥抗日英雄群体纪念碑”,向12名龙鼓洲抗日英烈致敬,该纪念碑2023年揭幕。
医卫局在社交平台介绍相关历史指,1943年5月的一个晚上,港九大队大屿山中队长刘春祥带领6名班排骨干,驾船往龙鼓滩准备开辟新的根据地。船驶至龙鼓、沙洲两个小岛附近的海面时,突然遭日军炮艇伏击,刘春祥等英勇应战,但敌我力量过于悬殊,激战后木船被击沉,刘春祥等7位战士和船家梁克一家五口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