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人员维护国安指引不公开 邓炳强:涉很多工作流程故列为机密
撰文: 陈立程
出版:更新:
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今日(10月3日)举行政策简报会,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在会上概括,今年《施政报告》有五大政策范畴涉及保安局,包括国安家安、灭罪应急、便民利商、善用科技及说好香港。
有议员关注保安局早前向政府人员发布的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指引会否公开,邓炳强回应指,相关文件提及很多工作流程或个别问题,所以列为机密。他强调,这份指引只是用浅白方式列举事例,让政府人员知道哪些事情可做,不涉及新的法例或要求。
9月9日向政府部门发出 说明履职时如何恪守国安法例
邓炳强在今年6月透露将推出指引,说明公职人员如何在履行职责时,恪守《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要求。有关文件名为《政府人员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指引》。他今日回复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主席简慧敏提问时表示,指引在9月9日向政府部门发出,由于里面涉及很多工作流程或个别面对的问题,所以将文件列为机密,不能公开。
他强调,国安相关法律,包括《香港国安法》与《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均已存在,指引不会带来新法例,也没有新的事情要求政府人员去做,只是用一些浅白方式让政员工,包括督导人员、前线人员了解在某个情况下有什么事情可做,而那可能是他们过往未必知道的。
全港装6万支闭路电视镜头 邓炳强:必然采用人面辨识
另外,邓炳强在简报会上作开场发言时表示,警方自推出“锐眼”计划,在罪案较多及人流较多的公众地方安装闭路电视以来,成效显著,截至今年8月31日,已协助警方侦破433宗案件,拘捕787人。警务处将进一步推展该计划,每年增加超过2万支镜头,预计于2028年有共约6万支镜头覆盖全港。
多名议员关注会否于镜头增设人脸识别功能,邓炳强回应指,“锐眼”计划本身有利用科技进行人流估算及车牌辨识,采用人面辨识技术也是“必然的事情”,警方正研究如何分配资源及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