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选举|谭耀宗:政府与立会命运共同体 做得唔好立法会有责

撰文: 王晋璇
出版:更新:

立法会选举提名期前夕,政府今日(16日)举办“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创未来”研讨会,以“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创未来”为主题,讨论新时代下行政立法无缝配合,提升管治效能。出席的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前人大常委谭耀宗解读“无缝配合”时指,政府做出成绩立法会有所功劳,“做得唔好立法会都有责任”、所以要并肩作战,形容有如“命运共同体”。他说立法会要转变过往的传统监督功能,改为主动出谋献策,立法会不应仅被动接收。

10月16日,特区政府举行研讨会,讲述新时代下行政立法关系,特首李家超主讲。(杨凯力摄)

谭耀宗:立法会与政府并肩作战 “做得唔好立会有责”

谭耀宗在研究会上表示,香港终于迎来专注发展的好时机,引述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指,立法会议员是管治的重要一环,要积极担当作为,并与特区政府良性互动,为香港良政善治更好发挥。

他认为,今次研讨会原意是行政长官想让新议员熟习、做到“无缝”衔接;会上,他指自己“无咩好讲”,“我16年时离开、所以隔咗咁多年要我讲行政立法关系,讲嘅嘢都讲晒,如果重复大家唔好介意,听咗就算”。谭耀宗认为过去议会有阻力,政府做出成绩立法会有所功劳,“做得唔好立法会都有责任”、所以要并肩作战。

谭耀宗强调行政立法机关要并肩合作。(直播截图)

行政立法如“命运共同体” 立法会不应仅被动接收

谭耀宗强调,现阶段行政立法必须建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做到荣辱与共,从思维到深度合作。政府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整个立法机关都应共同想方设法解决,在理念层面实现根本转变,做到目标一致、上下同欲,达至最高合作效果。

在实践层面,谭耀宗指出立法会不应仅停留于被动接收和事后审议,而应转向主动参与。他以本届立法会前厅交流会为良好示范,并以北部都会区规划为例,建议议员不仅监督,更可主动出谋献策,组织专家学者收集意见、撰写报告,协助政策提速落实。

他提出,监督思路也应转变:除查找政府不足之外,更应从优化角度出发,思考如何降低成本、缩短时间、减少周边影响。这种积极态度既能对行政机关形成正向压力,也可避免立法会被视为“橡皮图章”。面对复杂国际形势,行政立法更须团结一致,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

谭耀宗形容,立法会是培养和输送行政机关人才的重要来源,被视为“政治旋转门”(立法会直播截图)

立法会是“政治旋转门”

谭耀宗指“人才互通是实现良政善治的根本”。立法会作为培养和输送行政机关人才的重要来源,被视为“政治旋转门”。过去不少议员转任问责官员,亦有政府官员转任议员,他相信这可让政策制定更接地气,令立法会监督和质询更加精准,相信人才在行政立法机关之间互通会成为常态,利于提升管治效能发展动力。

他乐见新面孔加入立法机关,带来新视野、新思维与新动力,展现薪火相传的活力。随著香港在“八大中心”建设、北部都会区与河套发展、国家“十五五”规划对接等方面承担更多使命,高效团结的管治团队至关重要,行政立法无缝配合显得更加迫切。

最后,他呼吁全港市民、各行各业、社团组织一起动员起来,积极鼓励投票,表达出支持爱国爱港,支持一国两制的事业,“为香港美好的明天,投下信任的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