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界论坛|邓飞促允大湾区生入学拓生源 张泽松倡建特色寄宿校
撰文: 陶嘉心
出版:更新:
立法会选举将于12月7日举行,多个界别陆续举办候选人论坛,由教育专业联盟主办的教育界功能界别论坛昨日举行,针对学界关注的“杀校”问题,候选人之一、城大协理学务副校长(数码学习)张泽松表示,促政府保障教师权益、稳定教学环境,并建议发展特色寄宿学校应对生源不足。另一候选人兼现任选委界议员邓飞则建议,争取中央政策支持,允许大湾区学生来港就学,缓解收生压力。
由教育专业联盟主办的教育界功能界别论坛昨日举行。(大会提供)
由教育专业联盟主办的“2025立法会换届选举(教育界功能界别)论坛”昨日于中华基督教会协和小学(长沙湾)礼堂举行,有逾500名业界人士参与。
两名候选人包括教联会副主席张泽松,与教联会副会长邓飞就教育政策、师生权益及业界未来发展讨论。
教联会副主席张泽松主张保障教师权益、稳定教学环境。(大会提供)
张泽松促保障教师权益、稳定教学环境
张泽松在会上提出五大政纲重点,包括保障教师权益、稳定教学环境、推动创科教育、强化教育共融及优化资源分配。他主张以数据驱动决策,例如运用大数据减轻教师行政负担,并建议发展特色寄宿学校应对生源不足。在国民教育方面,他提出结合人工智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历史,培养民族自豪感。
邓飞建议争取中央政策支持,允许大湾区学生来港就学,缓解收生压力。(大会提供)
邓飞:争取中央政策支持 允许大湾区学生来港就学
邓飞则聚焦人口结构性下跌与教育生态稳定,提出以办学团体为“体”,结合学会、议会、工会及校长会为“四会”,推动专业共识。他建议争取中央政策支持,允许大湾区学生来港就学,缓解收生压力,并呼吁政府资助研究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以科学方式应对学生情绪问题。
而针对学生精神健康与国民身份认同等议题,张泽松强调师生压力需并重,提出分阶段落实“一校一心理医生”;邓飞则建议参考国际经验,分析网络行为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