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一日保良人,一世保良心|保良校友爱心联网启动 凝聚跨代校友力量

撰文: 王玥晨
出版:更新:

保良局自1946年正式开办第一所小学以来,办学近八十年,桃李满门。为凝聚历届校友力量,保良局特选在11月8日——亦即保良局的“生日”——隆重举行“保良校友爱心联网”发布会暨启动礼,标志著一个联系历届校友的重要平台正式诞生。当日冠盖云集,气氛热烈。保良局主席何芷韵太平绅士在致辞时表示,联网的成立旨在凝聚不同年代及界别的校友,将保良局造福社群的精神传承下去,共同以爱心及专业回馈社会。

主礼团嘉宾主持启动仪式,“保良校友爱心联网”正式启动。
主礼嘉宾包括吴超觉署理署长(前排左六)、何芷韵主席(前排右六)与一众保良局董事会成员、属校校长、校友嘉宾及保良历任校长会代表鼎力支持保良校友爱心联网。
(左至右)刘志聪副行政总监、吴超觉署理署长、何芷韵主席及陈天赐行政总监。

活动邀得署理惩教署署长暨保良局第一张永庆中学校友吴超觉先生担任嘉宾。吴超觉分享时提到,在保良局母校的岁月及老师的教导深深塑造了他的价值观,他对联网的成立感到鼓舞,并期望校友们能共同发挥协同效应。此外,多位来自商界、体育界、演艺界及教育界的杰出校友,包括︰中电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蒋东强先生、前港队空手道代表李振豪先生、乐队RubberBand低音结他手李兆伟先生、视后龚嘉欣小姐及太阳能及再生能源环保公司创办人米智忠先生等也有出席分享当年读书趣事,场面盛大。

中电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暨保良局第一张永庆中学校友蒋东强先生,分享当年在学校歌唱比赛担任指挥的难忘往事。
前港队空手道代表暨保良局陈溢小学校友李振豪先生指,当年在小学六年级毕业典礼上表演空手道令他记忆犹新。
乐队RubberBand低音结他手暨保良局陈南昌夫人小学校友李兆伟先生(右)与何芷韵主席在典礼上合照留念。
保良局李城璧中学校友、视后龚嘉欣小姐分享她仍然有好好保存签满同学名字的中学校服。
太阳能及再生能源环保公司创办人、保良局何寿南小学及第一张永庆中学校友米智忠先生,带同纪念册到场分享,充满回忆。
在严淑菁老师(左)的教导下,陈子惠老师(右)深受感动,同样回到母校保良局罗氏基金中学担任数学教师。

爱心联网弘扬保良精神

保良校友爱心联网的成立,旨在整合过往保良局各属校校友会较为分散的资源。保良局副行政总监刘志聪先生分享,过往虽有整合的构思,但未有具体方案;随著现今资讯科技发达,保良局期望藉互联网技术,建立一个全新的“校友爱心联网”。“此平台并非一个传统的大型校友会组织,而是一个资源共享平台,强调经验交流、互相支援及实践社会公益。”他强调,联网属非牟利性质,并非以筹款为目标,而是以弘扬保良精神、服务社会为基础。

联网主要有三大核心功能。首先是“保持联系”,局方希望与已毕业离校的校友维持紧密联系,定期透过网站或电子邮件发放保良局的最新资讯,如教育服务发展及学校荣耀讯息等。其次是“互相协作”,透过集合来自不同阶层、年代及专业的校友力量,提供互相协力的机会,校友可透过平台提出疑问、寻找资讯;联网亦可协助校友寻找失联多年的同学,或组织重返母校等活动。最后是“造福社群”,凝聚校友的人力资源,实践保良局“造福社群、奉献社会”的精神。作为慈善机构,保良局已计划组织校友参与慈善步行或到属下服务单位进行义工服务,共同回馈社会。

承先启后 办学近八十载的教育历程

联网的成立亦建基于保良局接近八十年的办学历程。保良局“保赤安良”的宗旨早于1878年成立时便已奠定。最初为应对社会需求,由收容庇护,发展至为儿童提供工艺、车衣等技能培训。二战后因应人口激增,于1946年正式获准开办幼稚园及小学。保良局的教育理念亦随时代演进,从为学童提供优质教育,到进一步加强价值观教育、国民身份认同,近年更高度关注学生的精神健康。

保良局呼吁历届校友踊跃加入“保良校友爱心联网”,只要年满18岁、曾于保良局属校就读并已经离校的校友,均可登记加入,共同传承保良精神。

登记网址︰https://alumni.poleungkuk.org.hk/home/#/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