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迷思!用滤水器仲使唔使煲水?两种情况需要 否则不能杀菌

撰文: 陈锦洪
出版:更新:

滤水器仲使唔使煲水?|越来越多家庭开始安装滤水器,希望改善自来水的口感与安全性。不过经滤水器过滤的水,到底还需唔需要再煲滚?有人认为滤水器出的水已经干净,直接饮用无碍;也有人秉持“水唔煲唔安心”的传统观念,坚持无论如何都要煲滚才饮得放心。

滤水器的原理

要判断是否需要煲水,先要了解滤水器的种类与功能。目前家庭常见的有三大类:前置过滤器、超滤净水器与RO反渗透净水器。

选购时应根据当地水质、使用需求、预算综合判断,而非被单一技术概念绑架。(中关村在线提供)

前置过滤器主要透过不锈钢滤网过滤泥沙、铁锈与大颗粒杂质,属于最基本的初级防线。这类设备虽能延长水管与家电寿命,但无法去除细菌、病毒或重金属,因此过滤后的水仍需煲滚后才能饮用。

超滤净水器的过滤孔径约0.01至0.1微米,可有效拦截细菌、病毒与悬浮物,理论上已能达到饮用标准。然而若滤芯老化、维护不当,仍有微生物残留风险,对免疫力较弱的老人、小孩及孕妇而言,建议煲滚后再饮用较稳妥。

RO反渗透净水器则是目前最精密的净化设备,过滤精度达0.0001微米,几乎可完全去除水中杂质、病毒与重金属。其过滤后的水接近纯水,微生物含量极低,理论上可直接饮用。

煲水的真正功能:高温杀菌,而非过滤

传统上人们相信“煲滚先至安全”,这其实是基于过去自来水系统不完善的现实。自来水虽经加氯消毒,但输送管道或水塔老化,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煲水的最大功用,是利用100℃的高温杀灭细菌与病毒,确保微生物被消灭。

然而,煲水无法去除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或农药残留。因此,如果原水本身含有这些物质,即使煲滚后仍然危险。

+3

长时间不换滤芯的问题更大

不少人误以为滤水器安装后即可一劳永逸,却忽略滤芯的寿命。滤芯吸附饱和后,反而会释出污染物,使水质更差。此时即使水经过滤,微生物仍可能超标,这种情况下煲水虽能短暂补救,但不是根本解决方法。

+16

滤芯通常建议3至6个月更换一次,RO膜则建议1至2年更换。若长期未维护,即使煲水也难以去除化学污染物。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定期更换滤芯与清洁管路,并留意水流速度或异味是否改变,这些都是水质变坏的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