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导演区焯文记录流浪动物救援难度 “四十多只得四只入屋”
由高先电影有限公司荣誉发行,《爸爸》联合导演区焯文执导的纪录片《毛侠》,历时四年制作,记录香港民间团体“毛守救援”如何不计付出,四出拯救流浪动物的过程。电影真实呈现四十多只流浪狗的命运起伏——从受伤、治疗、暂托到等待领养,当中只有四只最终能成功入屋。作品赤裸揭示流浪动物的残酷现况,虽然成功率非常低,但也展现义工“救得一只得一只”的坚毅信念。
四年磨一片,《毛家》终于登上大银幕,真实呈现香港流浪动物的生存现况。导演区焯文表示,纪录片希望唤醒社会对动物保护的教育与责任意识——许多流浪动物并非天生流浪,而是被主人遗弃,单靠绝育无法根治问题,教育大众尊重生命至关重要。《毛家》亦希望呈现“生命平等”信念:义工们无私付出时间、精神与金钱,甘愿牺牲个人生活,只为拯救每一条生命。影片中,四十多只流浪狗的命运起伏——从受伤、治疗、暂托到等待领养,最终只有四只成功入屋——赤裸揭示救援工作的艰辛与动物的脆弱。
导演回忆,优先场观众中不少是前线义工,平时以文字、照片和短片分享救援经历,但在戏院沉浸式观影下,他们说第一次完整体验102分钟的纪录片,震撼远超网上帖文,也让更多观众深刻感受动物困境与义工付出。区焯文期望《毛家》不只是动物纪录片,而是一个让社会重新思考如何平等对待生命的契机。
为了呼应电影主题,主题曲〈无家〉特意邀请糖兄作曲及编曲、方浩权填词,并由糖兄与Cousin Fung联合监制;而由清澈疗愈声线见称的 治愈系唱作人Cath黄妍 唱出〈无家〉的心痛与希望。歌曲旋律低回却蕴含力量,唱出流浪动物的孤单与渴望,也唱出义工无私守护的初心。
黄妍希望透过《毛家》主题曲〈无家〉道出:“动物的生命普遍比人类短许多。有很多动物幸运地能遇上疼爱牠、视牠为亲人的主人,当上宠物,过上丰盛的一生;但有许多未够幸运的,可能一出生就要为保住性命而烦恼,可能无辜地被恶意摧残至身心灵都受创。正因所有生命都是同等重要的,亦因为脆弱得无力求助的动物确实需要协助,一群不求回报、不计付出的义工也愿意冒着受伤的风险,抱著‘救得一只得一只’的意念,四出拯救动物,给予这些动物一个新希望。”